1 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通减水剂及高效减水剂 3.1 品 种 3.1.1 木质素磺酸盐类及丹宁,减水率约为5%~10%,一般为普通减水剂。有的高效减水剂掺量减少也只能达到普通减水剂的效果。 3.1.2 多环芳香磺酸盐类、水溶性树脂磺酸盐类、脂肪族类及其他类型的诸如:改性木质素磺酸钙、改性丹宁减水率应在12%以上,一般为高效减水剂。 3.2 适 用 范 围 3.2.1 减水剂一般不含氯盐,因此适用于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 3.2.2 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硬化速度和早期强度的发展与养护温度有密切关系。随着温度的降低,凝结时间延长,硬化速度减慢,早期强度低。 温度对掺减水剂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在20℃以下较为显著。在10℃时,掺高效减水剂与普通减水剂的凝结时间比不掺减水剂的略有延缓。 低温养护时,普通减水剂早期强度低,仅为不掺减水剂混凝土强度的70%~80%,因此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应考虑温度影响,不宜单独使用变通减水剂,在日最低气温5℃以上使用较合适。 普通减水剂的引气量较大,并具有缓凝性,浇筑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形成一定的结构强度,所以用于蒸养混凝土必须延长静停时间,或减少掺量,否则蒸养后混凝土容易产生微裂缝,表面酥松、起鼓及肿胀等质量问题。因此普通减水剂不宜单独用于蒸养混凝土。 2 掺高效减水剂混凝土,混凝土强度值虽然也随着温度降低而降低,但在5℃养护条件下,3d强度增长率仍然较高,因此高效减水剂可用于日最低气温0℃以上施工的混凝土。 高效减水剂混凝土,一般引气量较低,缓凝性较小,用于蒸养混凝土不需要延长静停时间,在实际工程中已大量应用,一般比不掺减水剂混凝土可缩短蒸养时间 1/2以上。 3.2.3 用硬石膏或工业副产石膏作调凝剂的水泥,在掺用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时会引起异常凝结,应先做水泥适应性试验。 3.3 施 工 3.3.1 进入工地减水剂应检测其密度(或细度)、减水率经确保减水剂的质量。 3.3.2 减水剂的常用掺量,是根据试验结果和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效果而提出的。试验结果证明,随着减水剂掺量增加,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延长,尤其是木质素类减水剂超过适宜掺量时,强度值随之降低,而减水率增高幅度不大,有时会使混凝土较长时间不结硬而影响施工。对高效减水剂来说,过量掺入会出现泌水。 3.3.3 减水剂的掺加方法,采用干粉加入搅拌机中,由于减水剂的掺量很小,在拌合物中分散不匀,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尤其是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