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课程标准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课程标准_第1页
1/12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课程标准_第2页
2/12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课程标准_第3页
3/12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介绍一、课程性质“计算机病毒与防治”是信息安全专业中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同时也作为计算机应用专业群的选修课程。该课程是为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的生产与开发企业培养具有计算机病毒病毒分析、计算机病毒防治、杀毒软件研发能力的实践型人才。学生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的系统学习和实训,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分析技术和防治技术,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技术通识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进行后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奠定基础。二、课程定位《计算机病毒与防治》课程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是对信息安全技术的综合运用。课程对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的形成,能起到关键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并能实现与前、后续课程有机衔接。课程以具体病毒样本为载体、以解决具体病毒带来的危害的工作流程为依据,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分解嵌入到具体项目中,教学过程就是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能够具有病毒分析、病毒程序设计、测试等能力。同时将能够具备病毒产品销售工程师、防病毒产品测试员、病毒分析员和病毒应急处理工程师等相关岗位的基本工作能力。三、课程任务结合计算机病毒防治的人才培养需求,本课程的课程任务主要是:(1)掌握病毒基础分析知识:病毒的基本结构,病毒的分类,各种类型病毒的特点,危害性、表现症状,病毒防治的基本方法。(2)掌握病毒行为分析知识:病毒分析常用工具的基本知识,程序代码解读,病毒行为分析流程设计,关键行为追踪,病毒报告编写。(3)掌握反病毒程序设计:反病毒程序体系结构,程序读写,病毒特征提取,病毒测试计划。()掌握反病毒体系知识:病毒防治的主动策略、病毒防治的被动策略,反病毒产品的原理和技术特征等。5)培养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安排、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应用来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将《计算机病毒》课程开设成符合教育规律,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应用性和富有特色的课程。课程通过有步骤、有计划,在保证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研究和建设课程的教学整体实施方案;继续完善和修订教学大纲,细化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持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着力提升教学队伍水平;拓展实践教学形式;完善课程资源;研究科学的评价体系;构建多层次教学平台。本课程着力于学生职业能力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二、具体目标1、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计算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课程标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