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家乡变化-追寻发展印记医学院关注家乡变化-追寻发展印记前言:底阁镇位于山东省枣庄市东南部,处于两省(山东、江苏)、四县(邳州、台儿庄区、峄城区、苍山县)结合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东距-公路20公里,西距徐州观音机场88公里、京福高速公路和枣庄西火车站26公里。南邻京杭大运河台儿庄码头,234省道穿境而过。全镇辖46个行政村,区域面积71.5平方公里,人口5万人,耕地面积5.3万亩。底阁镇境内有全省最大的石膏矿区,现有石膏矿16家,民营企业100余家。镇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发现的重要矿产有10余种,主要有石膏、铝土、石英石、陶土、粘土、磷矿石、铁矿石等。其中石膏储量6.8亿吨,石灰石储量36亿吨。底阁镇民营工业园是枣庄市政府调度的峄城区唯一的镇级民营工业园,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园区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交通、通讯便利。现有19家企业落户园区,引进区外资金3.45亿元。电力供应充足,电价低廉。镇行政中心、工业区、居住区、商贸区、道路设施、公益设施科学布局、配套合理,吸引着八方客商前来投资兴业。镇工业经济发展迅猛,经济总量不断扩张,现已形成石膏开采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缫丝、板材加工、机械制造钢铁生产、精细化工等支柱产业。底阁镇现有行政村列表:大刘庄村、甘沟村、宗官庄村、底阁村、曹庙村、侯庄村、孟庄村、河北村、李村、小官庄村、后晁村、东南晁村、西南晁村、陶敦村、康庄村、葛庄、前王村、刘和崖村、马桥村、官庄村、圈里村、运埠屯村、魏楼村、石佛寺、邱家庄、前岳城村、埠东店村、东甘寺前村、前甘寺村、菜甘寺村、黄庄村、更鸡岭村、薄庄村、朱官庄村、望夫台村、张庄村、杨楼村等。正文:我从小在家乡长大,可以说见证了家乡一点一滴的变化。现如今可以说家乡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无论在文化方面、交通方面、教育方面等等。作为学生我就从教育方面说一说这些年的变化,我在上小学的时候,那时的小学还是一排排的砖瓦房,操场也没有硬化,若到下雨天或天气不好的时候,到处一片泥泞,根本没有办法走。那时的学习条件也不好,教室内没有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可以算的上也就是一盏灯。我们课间也没有什么可以游戏的东西。但是我们那时依旧很快乐。十多年过去了,再去当年的小学看一看,已经完全变了样。全然找不到记忆中的画面了,进入校门就看到整齐排列的教学楼,每一栋楼都是三层,墙面被刷成粉红色,从远处看别有一番风景。走在校园的道路上,路两旁整齐的柏树,在教学楼的前面还有一个花园,里面各种花草树木。来到操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的乒乓球台,篮球场、单杠、双杠、还有好多说不出名字的器材。从操场出来来到教室,教室中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新式课桌,还有多媒体设备、暖气、空调、风扇、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应有尽有。现在的校园比十年前的校园大了很多很多。学校发生那么大的变化,说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国家的发展是显著的,特别十八大以来,党的领导带领中国走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我所在的村庄也是在底阁镇所有的村庄中,比较出名的文明村。我们村是很小的一个村庄,在这几年建设中变化也是巨大的。每一家都通水泥路,道路两旁种有绿化树木,整个村庄有300多盏路灯,还建设了完善的排水系统,政府后来又投资200多万建设卫生室以及一系列的村民公共场所。这些还只是十八大带给我们村的一部分变化。在十八大的报告中这一段话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报告要求,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报告明确提出“两个翻一番”的目标,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0年翻一番。报告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