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实验思考题答案 - 上实验 3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5 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 为什么会产生过冷现象?过冷太甚对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控制过冷程度?答:过冷现象是由于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在温度降到凝固点以后,没有晶体析出而达到过饱和状态的现象,原因一般是由于寒剂温度过低,降温过快或溶液中较干净,没有杂质晶核。在冷却过程中, 如稍有过冷现象是合乎要求的,但过冷太厉害或寒剂温度过低, 则凝固热抵偿不了散热, 此时温度不能回升到凝固点,在温度低于凝固点时完全凝固,就得不到正确的凝固点。 因此,实验操作中必须注意掌握体系的过冷程度。对于溶液而言,过冷太甚还会导致溶剂大量析出,mB变大, Tf变小,显然回升的最高温度不是原浓度溶液的凝固点,引起测量误差。控制过冷程度的方法: 调节寒剂的温度以不低于所测溶液凝固点3℃为宜;为了判断过冷程度,本实验先测近似凝固点;当溶液温度降至高于近似凝固点的0.5 ℃时,迅速取出冷冻管,擦去水后插入空气套管中,以防止过冷太甚。6、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是否可用增加溶液浓度的办法来增加ΔT 值?为什么?答:不可以,原因是只有稀溶液才具有稀溶液的依数性,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值与溶剂的粒子数成正比。才满足:△T= Tf*-Tf=KfmB 实验 7 双液系的气 - 液平衡相图2. 试设计其他可以用于双液系气- 液两相的组成的测定方法。可以通过测定相对密度来测定。折光率的测定快速简单, 特别是样品用量少, 但为了减少误差, 通常重复测定三次。 当样品的折光率随组分变化率较小时,此法测量误差较大。实验 8 二组分固液系统相图的测定1 各样品的步冷曲线上是否都观察到过冷现象?用热分析法测绘相图时, 被测体系必须时时处于或接近相平衡状态,因此必须保证冷却速度足够慢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此外,在冷却过程中,一个新的固相出现以前,常常发生过冷现象,轻微过冷则有利于测量相变温度; 但严重过冷现象, 却会使折点发生起伏, 使相变温度的确定产生困难。2 试从实验方法上比较测量和绘制气- 液相图和固 - 液相图的异同点。同:两者都是在热力学平衡下的结果,都是测量物质不同组分的相图。异:固 液两相的摩尔体积相差不大, 因而固 - 液相图受外界压力的影响颇小; 而气液相图则刚好相反。记录方式不同。 实验方法不同。前者是利用测定折光率来测的平衡两相的组成,后者是利用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