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转载物质、能量、意识,是构成宇宙的三大基础1,世界是由物质的基本粒子组成。这些看起来像粒子的东西实际上都是很小很小的弦的闭合圈,称闭弦,闭弦的振动和自旋有涨落现象,涨落形成不同振动和自旋运动就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也就是说,目前科学家发现的63 种基本粒子,都是因闭弦的不同振动和自旋运动所产生出的结果。2,基本粒子的自在运动,说明物质是有能量的;粒子间的相互转换,说明不同运动及对应的各种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是守恒的, 宇宙的能量总和是一个常量。3,基本粒子是具有“灵性”的,每个粒子的几率“叠加态”中都存在一个“感知态”,一旦这个粒子跟另一个粒子建立起量子纠缠关系,这两个粒子就有了相互感知的联系,有了意识的基础,能记住、识别和感知到对方的存在,建立起了超时空的信息联系。4, 物质、能量、意识,是构成宇宙的三大基础。为便于研究这种三者的关系和变化,引入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所以时空是跟物质的运动,能量的变化, 意识的活动相联系,是随这三者的变化而变化的。来源:网络转载时间和空间不可以独立于物质、能量、意识这三大基础之外而游离存在。即是说,没有绝对的时间和空间。5,宇宙的变化遵守二大规律:(1),自然界的一切物质粒子与生俱有保持它原有状态的惰性(惯性),所以在自然状态下, 如听任粒子自由地随机运动,那么整个宇宙粒子的运动,将向完全无规则,完全无序的方向发展,宇宙的总能量虽然保持不变,但构成宇宙总能量的各式各样的能量,如机械能,化学能,核能,生命体能⋯⋯以及跟这些能量相伴随的各种运动,都将逐渐地全部转化成热能,变成热运动,最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热,最终达到处处温度相等的热平衡状态,这时一切变化都不会发生,宇宙的熵(无序混乱的程度)趋于极大值,宇宙处于死寂的永恒状态,即宇宙热寂状态。举两个例子说明这种现象:学校课间休息期间,听任孩子们在操场自由活动,在无干挠的情况下,孩子们在操场上的分布和运动将会是无规律,完全无秩序的;房间或在办公室无人打扫,不可能越来越干净(有序化),只可能越来越乱(无序化)。来源:网络转载(2),由于意识的作用,粒子的运动会向有序的方向发展,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有些粒子将出现一些排列有序的系统组合形式。粒子从无序向有序变化,是需要消耗能量的,会发生能量间的转化,即把从外界吸收的能量部份(不是全部)变换成粒子有序组合相对应的有效能量,剩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