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特大地下洞室群优质高效安全环保施工关键技术与应用”成果公示一、项目名称: 特大地下洞室群优质高效安全环保施工关键技术与应用二、推荐单位: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三、项目简介: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兴建的大型水电站多采用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开发方式,龙滩、小湾、三峡、彭水、构皮滩、溪洛渡、向家坝、锦屏一级等水电站的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工程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已成为全球建造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工程最多、施工难度最大、技术水平领先的国家。特大型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工程由引水、厂房、尾水三大系统的洞室群组成,主要洞室跨度超过30m,边墙开挖高度超过70m,在不到 1km2 的区域内由发电厂房、主变压器室、尾水调压室、平洞、斜井、竖井等百余条洞室组成,布置密集,纵横交错,地质环境复杂,工作条件恶劣,安全风险极高。水电水利特大地下洞室群施工为当今地下工程中最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地下工程结构建造技术的最高集成。项目研究以实现特大地下洞室群优质、高效、安全、环保施工为目标,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组织产学研用 9 家单位联合攻关, 深入研究并形成了特大地下洞室群优质快速施工、安全施工、施工通风、施工安全评估、绿色施工、施工控制技术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关键技术, 并成功应用于溪洛渡、 向家坝、 锦屏一级等水电站的多座特大地下洞室群施工实践,取得了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提出了以“先洞后墙、先软后硬、薄层开挖、随层支护”为核心的特大地下洞室群安全优质高效建设施工技术体系;发明了上置式针梁钢模、 曲线隧洞混凝土衬砌组合钢模板等混凝土衬砌施工成套技术;形成了13 项国家级工法,解决了大直径调压井穹顶及多岔口等复杂结构以及岩溶、突水突泥、高地应力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安全施工难题。(2)创建了地下洞室群风流场数值模型和网络解算混合模型,提出了多洞全过程通风设计方法体系, 研制了尾气净化、 除尘装备, 首次编制了绿色施工行业标准并形成了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3)建立了基于统计分析和反馈分析的围岩变形失稳联合预测模型,形成了具有互证和互补特点的施工期围岩变形安全快速评估技术;提出了围岩块体失稳预测、加固决策的快速化方法; 构建了围岩失稳综合预警指标体系,提出了确定预警值的预测修正法,研发了特大地下洞室群施工安全预警预报系统。(4)提出了耦合结构安全控制的施工进度仿真与控制方法,构建了具有施工信息采集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