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猕猴桃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一)病害1、溃疡病:是一种毁灭性细菌性病害,2000 年在我县首次发现, 2005 年全县偏重发生,2006 年中度发生,2007 年中偏轻发生,红阳品种发病最重,发病以春秋两季为主,春季为烈,低温高湿对其发病有利。远距离靠苗木、接穗传播,近距离靠风、雨、叶蝉、枝剪传播,其初发病时,2 月下旬始,从芽眼、伤口等裂缝口流出蛋青菌脓,撕开表皮,呈橘红色,菌脓一周后渐变成铁锈红色,病部用手挤压发软,撕开表皮,颜色发褐,春季4 月份有枯死现象,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县猕猴桃产业首要病害。测报方法:早春2 月下旬始,选择上年发病重的果园,每果园调查 50 株, 5 天调查一次,发现病株立即用药防治。防治策略: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毁灭性细菌性病害,远距离靠苗木接穗传播,近距离靠风、雨、叶蝉等昆虫、修剪工具等传播,一旦发生难于控制,给我县猕猴桃产业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防治上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预防重于治疗,严格控制病菌传播、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是关键。具体防治措施要把握以下几点:防治技术: 1、预防为主:加强栽培管理,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合理负载,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2、减少菌源:冬季及时做好清园工作,集中烧毁病枝、落叶等,做好树干涂白,减少病原菌越冬数量。3、减少入侵途径:一是严禁栽植带菌苗木和病园采集接穗。二是上年9-10月做好传病昆虫叶蝉等防治工作。三是发病果园修剪时,剪具要严格消毒,防止人为传播。4、药剂预防和治疗:果实采收后喷施纳宁300 倍,或 0.3-0.5度石硫合剂。冬季修剪后、春季萌动前全树喷施纳宁150 倍,或 3-5 度石硫合剂。生长季节选用施纳宁、农用链霉素、梧宁霉素、龙克菌、百菌清等按照说明全园喷雾防治。同时要定期检查,做好刮治病斑工作,刮除后及时涂抹施纳宁、石硫合剂原液、雷奇等。注意事项:一是早春2 月份开始加强检查,发现枝干发病及时剪除,发现主干和大枝发病的及时刮除,由于其不同于苹果腐烂病,一定刮至发病部位10 公分以外地方,然后涂药保护。二是伤流期不能采取刮治措施,一般在伤流前或伤流后。三是剪掉的病枝、刮掉的病组织一定要及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减少入侵病菌,切忌不能乱扔或堆放田间地头。四是分区分片统一彻底防治,消灭传染源,防止果园间相互传播。2、褐斑病(落叶病)发生规律褐斑病是造成猕猴桃落叶落果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抽梢现蕾期开始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