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化学镀铜工艺流程解读

化学镀铜工艺流程解读_第1页
1/6
化学镀铜工艺流程解读_第2页
2/6
化学镀铜工艺流程解读_第3页
3/6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PCB 化学镀铜工艺流程解读( 二) 三、 化学镀铜 1. 化学镀铜液 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配方是下表所列举的几种使用不同络合剂分类的化学镀铜液, 表中配方 1 为洒石酸钾钠络合剂, 其优点是化学镀铜液的操作温度低, 使用方便, 但稳定性差, 镀铜层脆性大, 镀铜时间要控制适当, 不然由于脆性的镀铜层太厚会影响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强度。配方 2 为 EDTA·2Na 络合剂, 其使用温度高, 沉积速率较高, 镀液的稳定性较好, 但成本较高。配方 3 为双络合剂, 介于两者之间。 常见的化学镀铜溶液及操作条件组 份配 方123硫酸铜( g/L) 14108~24酒石酸钾钠( g/L) 40—7~21EDTA 二钠盐( g/L) —4012.5~27氢氧化钠( g/L) 20127.5~22.5硫脲( g/L) 0.5//亚铁氰化钾( g/L) /0.10.1~0.3aa′-联吡啶( g/L) /0.010.02~0.05甲醛( ml/L) 10~151010~15工作温度( ℃) 21~2550~6035~40沉积速率( µm/h) 0.54~51~2PH 值; 操作条件12~13; 空气搅拌连续过滤12~12.5; 空气搅拌连续过滤12~13; 空气搅拌连续过滤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工作负荷( dm2/L) ≤1≤1≤2 2. 化学镀铜溶液的稳定性 ( 1) 化学镀铜溶液不稳定的原因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化学镀铜的主要反应如下: 在化学镀铜溶液中除上式的主反应以外, 还存在以下几个副反应。 a. 甲醛的歧化反应-在浓碱条件下, 甲醛一部分被氧化成为甲酸, 另一部分被还原成甲醇, 反应式为 甲醛的卑视化反应除造成甲醛过量的消耗外, 还会使镀液过早的"老化", 使镀液不稳定。 b. 在碱性镀铜溶液中, 甲醛还原一部分 Cu2+为 Cu+, 其反应式为 反应式( 5-3) 所生成的 Cu2O 在碱性溶液中是微溶的: Cu2O+ H2O ===2Cu++2 OH-- (5-4) 反应(5-4) 中出现的铜 Cu+非常容易发生歧化反应 2Cu+=== Cu0↓+ Cu2+ ( 5-5) 反应式( 5-5) 所生成的铜是极细小的微粒, 它们无规则地分散在化学镀铜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液中, 这些铜微粒具有催化性, 假如对这些铜微粒不进行控制, 则迅速地导致整个镀液分解, 这是造成化学镀铜液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 2) 提高化学镀铜溶液稳定性的措施 a. 加稳定剂所加入的稳定剂对 Cu+有极强的络合能力, 对溶液中的 Cu2+离子络合能力较差, 这种溶液中的 Cu+离子不能产生歧化反应, 因而能起到稳定化学镀铜液的作用。所加入的稳定剂一般是含硫或 N 的化合物。例如: a, a′联吡啶、 亚铁氰化钾, 2, 9...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化学镀铜工艺流程解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