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办法12024 年 4 月 19 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办法为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1. 评价目的1.1 对本公司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实施控制。1.2 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纳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1.3 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以减少或避开不期望的事件发生,遏止事故,避开人身损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保证安全生产。22024 年 4 月 19 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 评价范围本公司范围内所有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生产活动、服务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价、识别与控制。3.职责3.1 分管安全副总经理负责本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建立风险评价小组,负责批准重大的风险清单。3.2 安全部门负责组织本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重大及巨大的风险,提出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并对全公司的危险源的控制进行监督。3.3 安全部门应确保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人员进行应有的培训,以承担指定范围内的工作。3.4 各部门对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并实施控制。32024 年 4 月 19 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4.风险评价工作程序4.1 总则4.1.1 本公司重大风险详见《 重大风险清单》。4.1.2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准则: ——国家、地方、行业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 ——有关的设计法律规范、技术标准; ——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公司制定的安全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4.1.3 危险因素的分级原则 危险因素按以下原则进行分类:I 级: 要立即实行措施进行控制的危险因素;II 级:近期要实行措施进行控制的危险因素;III 级:将来要实行措施进行控制的危险因素;IV 级:不需要实行措施进行控制的危险因素;4.2 风险评价的组织和管理4.2.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在安全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42024 年 4 月 19 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4.2.2 各部门应成立由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参加的评价小组在部门负责人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同时应鼓舞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