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化学学科思维的培养VIP免费

化学学科思维的培养_第1页
1/4
化学学科思维的培养_第2页
2/4
化学学科思维的培养_第3页
3/4
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的学科,学生在初接触化学学科时,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东西一下子以科学观念的姿态涌现出来,在感到新奇的同时,以往直线性的思维方式与单一的思维层面突然就变的不再适应。如何使学生构建科学的思维体系、把握科学的化学学习方法就是贯穿初中化学学习全过程的重要任务。一、明确化学学科研究的方向性,了解化学问题,确定化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向。话术:许多没有上过辅导班预科班的孩子在进入新初三进行化学学习时,总有一种感觉,化学不难,但就是题不会做,不知道它要考什么,迷离迷糊的感觉,还不知道为什么。原因:若老师只注重知识本身的传授,对于化学这门学科本身的学习对象及学习目的,和生活有什么联系不太关注,学生心里没有明确的学习指向和学习价值感,不知道学化学有什么用,跟生活建立不起联系,自然对该门学科有疏离感,感觉完全纯理论,提不起兴趣。所以建立初步的化学印象很重要。学生在初接触化学时,根本不明白化学学习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如果不能先帮助学生明确化学学科的任务与研究对象,学生的思维就没有明确的指向,连瞄准都做不好,学习起来当然也是糊里糊涂。这也就是为什么同为理科而学生面对化学总是有些不知所措,搞不懂自己学不好的原因。所以在入门阶段,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化学印象,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样的问题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我们研究问题时要探讨的是哪个层面上的问题。第一堂课上,我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比如:用自来水烧开水的时候,壶底会出现白色的渣子,天长日久,壶底会出现坚硬的厚厚的白色结块。这是什么东西呢?为什么会出现呢?怎样能把它们除去呢?喝茶的茶杯尽管经常用水清洗但时间长了会出现黄色的斑渍,这是什么东西呢?怎样清洗茶杯可以光亮如新呢?我们天天都要用到的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是怎样制成的呢?由这些问题,学生慢慢理解到,我们生活中所见、所用的各种东西原来都是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中我们把它们都称为物质。而化学研究的侧重点是这些物质在性能方面的特性、优缺点、应用等。化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在认识物质的过程中不断创新,让生活更方便美好。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只有大量的实例在脑海中堆积起来形成观念,才能为学生的思维指向打好基础,让学习的思路变得清晰起来。二、把握化学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教学生学会类比,培养从具体到抽象、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思维方式。准确把握化学概念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化学学科不同与其它理科的关键就在于概念的学习。突破化学概念,利用直观性强、现象鲜明的实验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这只适用于关于物质特性方面的概念分析。尤其在初三刚接触化学的阶段,一些理论性较强、关于微观结构领域的无法直接感知的,例如刚入门时的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到元素与原子、分子的描述、从相对质量的表示方法,到质量分数的含义、从质量守恒定律到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式和化合价……面对纷至沓来的一系列的化学概念,不能好好把握就不能正确应用,这也正是大部分学生感觉头痛的“爱学化学却学不好”的原因所在,久而久之信心慢慢减弱,兴趣也就慢慢消失了。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学会类比,为抽象的概念找到具象的依托,为无法感知的状态提供想象的实体。例如在描述化学反应的实质时,先通过学生已经理解的肉眼无法看到的微粒可以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的经验,我们提出物质的微粒观,这个过程我把它比方为在地上可以看到的一个一个的人,到了高空在飞机上却只能看到连绵成片的景象,让学生把我们所能够观察到的宏观物质的印象与它内在的微观结构联系起来,然后通过实例分析训练让微粒观成为学生自己的认识角度,这时再具体探讨化学反应的实质。在水的三态变化与电解水两个实例中,我通过对比二者变化的条件与结果,让学生体会到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关键是看这个过程中构成这种物质的微粒有没有被破坏,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微粒。这样,在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概念就比较明确,也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化学学科思维的培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