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氧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梁红君缺氧的症状•1.意识改变•2.呼吸困难•3.紫绀•4.心律失常氧疗的目的•1.纠正低氧血症或可疑的组织缺氧•2.降低呼吸功•3.缓解慢性缺氧的临床症状•4.预防或减轻心肺负荷氧疗的并发症呼吸道分泌干燥A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形成D呼吸抑制B氧中毒E吸收性肺不张C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呼吸道分泌物干燥•从供氧装置出来的氧气是干燥的,吸入后可使呼吸道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燥,不容易排出。因此,氧气吸入前一定要先湿化,以预防呼吸道黏膜和分泌物干结。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2:呼吸抑制•低氧血症时,PaO2的降低可刺激周围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增加肺部通气。如果患者长期是靠这一反射性兴奋维持呼吸时,吸入高浓度氧后,PaO2的升高可使这一反射机制消除,抑制患者的自主呼吸,甚至出现呼吸停止。因此,对这类患者需进行低流量、低浓度的控制性给氧,并监测PaO2的变化,维持患者的PaO2在60mmHg即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3:吸收性肺不张•患者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后,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阻塞,肺泡内的氧气可被循环的血流迅速吸收,导致肺泡塌陷,引起肺不张。预防呼吸道阻塞是防止吸收性肺不张的关键,预防措施包括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加强痰液的排出、常改变体位、降低给氧浓度(<60%)等。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可加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来预防。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4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使用高浓度氧后,过高的动脉氧分压(PaO2达到140mmHg以上)是引起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新生儿给氧浓度应严格控制在40%以下,并控制吸氧时间。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5:氧中毒•预防氧中毒的主要措施是通过控制氧吸入的浓度和时间。在常压下,吸入60%以下浓度的氧是安全的,60%~80%的氧吸入时间不能超过24h,100%的氧吸入时间不能超过4~12h。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高浓度的氧气,给氧期间应经常监测动脉血液中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密切观察给氧的效果和副作用。Thankyou!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