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高一化学竞赛辅导专题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及焓变目标要求:1、反应热概念的含义和中和热的测量;2、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3、反应焓变的计算(盖斯定律)。反应热产生原因: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燃烧反应④多数化合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①多数分解反应,如CaCO3高温CaO+CO2↑2NH②4Cl(s)+Ba(OH)2·8H2O(s)=BaCl2+2NH3↑+10H2OC(s)+H③2O(g)高温CO+H2CO④2+C高温2CO⑤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类水解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一)反应热1、定义: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2、反应热的意义:描述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热量的物理量.3、符号:Q吸热反应Q>0放热反应Q<04、单位:KJ或J5、获得Q值的方法:(1)实验测量法(2)理论计算法6、反应热的分类:中和热、燃烧热等(二)中和热1、定义: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2、中和热的表示:H+(aq)+OH-(aq)=H2O(l);Q=—57.3kJ/mol注意:(1)中和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2)H+(aq)和OH-(aq)是指在溶液中已经电离的(3)求中和热的反应进行时离子反应只能有H+(aq)和OH-(aq)进行反应中和热分析时应注意的特殊情形(以下情况生成1mol水时的热效应不等与57.3KJ/mol):1类型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形成原因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与化学键强弱关系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裂旧键时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裂旧键时吸收的总能量2011级高一化学竞赛辅导(1)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2)盐酸与氨水(3)盐酸与NaOH固体(4)浓硫酸液与NaOH溶液(5)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注:①弱酸弱碱参与的中和反应中因其电离吸热会使测得的中和热偏小;而浓硫酸因其稀释时放热会使测得的中和热偏大;②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H2O,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则这部分反应热也不算中和热。3、中和热的测量(1)仪器:量热计(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烧杯)(2)原理:恒T、P下,反应热:Q=—C(T2—T1)(C为热容,单位J/K)或Q=—Cm(T2—T1)(C为比热容,单位J•K-1•Kg-1)中和热:Q=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注:①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②T为热力学温度,单位为K,T(K)=t(℃)+273.15。(3)步骤: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反应热:第一步: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盐酸,倒入简易量热计中,测量并记录盐酸的温度(t始1)第二步: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测量并记录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t始2).第三步:将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简易量热计中,立即盖上盖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不断搅拌,观察温度计的温度变化,准确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t终)。第四步:假设溶液的比热与水的比热相等,溶液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等,忽略量热计的比热,根据溶液温度升高的数值,计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并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三)燃烧热在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1.规定在101kPa压强,测出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因为压强不定,反应热数值不相同.2.规定可燃物物质的量为1mol.(具有可比性)3.规定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为标准.例如:H2S(g)+1/2O2(g)===H20(l)+S↓;Q1,由于生成的S没有燃烧完全,所以这个反应放出的热量Q1不能作为H2S的燃烧热,当H2S(g)+3/2O2(g)===H20(l)+SO2(g);Q2,这时水的状态为稳定的液态,而也生成稳定的氧化物SO2,所以这时的Q2就是H2S的燃烧热。另外,对于水来说,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必须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才能称为燃烧热,气态水不可以。4.一定是生成氧化物。如,H2+Cl2点燃,是燃烧,但不是生成氧化物,所以只是反应热而不是燃烧热。22011级高一化学竞赛辅导5.当说H2的燃烧热是多少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