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文化产生的背景、特征及表现现代主义在 19 世纪末诞生并流行于20 世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国家一大批不同于传统的形形式式的文学艺术流派的总称。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可以说是西方继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主义、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以后出现的第六个思潮。现代主义文化并不是西方现当代文化的全部,但从本质上看,它显著地表现了现当代社会的时代病和特有的社会心理,所以特别引人注目, 值得研究。一、背景(一)社会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9)摧毁了西方近代文明的物质基础,也摧毁了其赖以建立的精神支柱, 是西方文明传统的一场浩劫。 它迫使西方知识分子对整个西方现代文化和传统进行一场深刻的反思。(二)思想因素强调非理性额定现代哲学为现代主义文化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突出无意识的精神分析学为现代主义文化探索人类深层心理提供了学理基础。其次,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改变了世界图景,深化人们对物质、时空、因果关系的看法。(三)文化因素从文化上分析,现代主义是西方传统文化解体的产物。二、特征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可从三个层次来认识:首先,现代主义与其他思想一样,是以哲学思想为其根源在艺术上的表现。现代主义是以尼采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萨特的存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或者说是其哲学的艺术表达。就艺术思想而言, 现代主义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种种现实矛盾和异化现象, 表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和否定。但这种不满和否定是对社会和人类前途的危机意识和悲观绝望情绪的反映。其次,现代主义美学思想的渊源是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美学,并深受柏格森的美学思想及弗洛伊特、莱格心理学的影响。在艺术上强调自我,强调主观,强调直觉和潜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否认理性的作用, 强调艺术形式本身的价值。因此,现代主义往往走向形式主义的极端。最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方法是其哲学思想和美学简介的必然结果。正因为如此,现代主义抛弃了传统的艺术手法,创造了许多全新的艺术手法以表达其“全新”的观念,例如,柏格森认为只有直觉才能认识真理或显示瞬间的印象和幻觉,他提出“心理时间”的概念,启发创作方法;弗洛伊特说:“艺术即做梦”,引导超现实主义有表现梦幻的潜意识。三、表现现代主义指 19世纪末到 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化和文学流派的总称,涉及文学、美术、音乐、电影等领域。(一)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属于20 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