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的考点及例题一.整体感知文章,能把握文意,理清思路。例 1(记叙文 ):《蓝皮书》 P252《家是生命中一盏橘黄的灯》第 1 题“生命成长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家。文章采用什么顺序来进行具体描述的?请结合文章内容来说。”答:采用时间顺序(1 分)具体为:先是写“婴儿“时期”,接着写“上学后” ,最后写在外“漂泊的日子”。(1 分) 例 2(议论文 ):《蓝皮书》 P265《一句话的力量》第3 题“试从文章中概括,欣赏和鼓励的话对于人们常常具有怎样的帮助作用?”答:欣赏和鼓励的话能使人获取人生的力量,确立价值的标准,树立向上的自信,鼓起前进的勇气等。例 3(说明文 ):《蓝皮书》 P281《仿生学——特殊的粘胶剂》第1 题“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主要采用了什么结构谋篇布局的?”答:采用“总—分”结构。二.筛选文章的有用信息,准确概括要点。例 1(记叙文 ):《蓝皮书》 P250《母亲》第2 题“请用一句话概括出三、四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答:母亲对儿子承诺自己不会因生活的苦难而轻易放弃生存的希望。例 2(议论文 ):《蓝皮书》 P265《一句话的力量》第2 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第三小节的事实论据。”答: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一句话激励一个惯偷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三.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例 1(散文 ):《蓝皮书》 P246《生命音响》第2 题“联系语境,说说你对下面加点词语的理解”。(1)他有一个志向,为那些播不进音乐的贫瘠的心“脱贫..”! 答:“脱贫”原指摆脱经济上的贫困,在文中指摆脱精神的贫瘠,用音乐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2)他贪婪..地看着,痴痴地跟自己说⋯⋯答:“贪婪”在这里是贬义褒用,形象说明他看得很入神。例 2(散文 ):《蓝皮书》 P247《丝瓜有了思想》第1 题“‘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中的‘估计’一词如果去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答:“估计”一词表示猜测、不确定的意思。(解释 1 分)如果去掉就否定了河泥的作用,这与下文的事实不符,语言表达就不准确了。(作用 2 分 ) 例 3(散文 ):《蓝皮书》 P250《母亲》第小题“文章第一段描述的画面对刻画母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答:用这样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来烘托母亲的形象。表现出她尽管生活艰苦,却不辞辛劳,积极面对,拥有纯洁的美好心灵。例 4(散文 ):《蓝皮书》 P251《书房花木深》第3 题“结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