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当代中国考古类型学研究综述样本

当代中国考古类型学研究综述样本_第1页
1/8
当代中国考古类型学研究综述样本_第2页
2/8
当代中国考古类型学研究综述样本_第3页
3/8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当代中国考古类型学讨论综述陈航宇12 考古学 201 312一、考古类型学的起源与在中国的传播1.1、 蒙特留斯的类型学思想英语”类型”(type)一词来自希腊语”typos”,意思是”一击”、 ”击打留下的痕迹”、 ”图像”、 ”模式”等。”类型”(type)一词早期多用于基督教和建筑学, 19 世纪下半叶瑞典人奥斯卡.蒙特柳斯(Osear Montelius)第一次运用类型学(typology)对欧洲史前工具进行年代学讨论。她的类型学理论假设在人工制品设计上的变化是一个逐渐递增过程,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设计,而且临近的文化相互之间是有影响的。蒙特柳斯建构一个文化间相互影响和相对年代确定模式。一旦其中某一两个人工制品的绝对年代被确定后,其余的相对年代亦可确定。自此类型学首次作为一种方法论用于考古学的断代与编年。19 ,蒙特柳斯出版了《古代东方和欧洲的文化分期》第 l 卷《类型学方法论》,以北欧和地中海地区的青铜斧、 青铜剑、 扣针等为例,详尽而系统地阐述了类型学原理。上个世纪 30 年代中期,蒙特柳斯的《类型学方法论》被介绍到中国,。40 年代中国考古学家们开始运用和实践类型学,从此,类型学便作为中国考古学最主要的方法论之一进展起来,而且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类型学方法论。[1]1.2、 类型学在中国的传播和代表人物在近八十年的中国考古学的进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考古类型学讨论,这些各具特色的类型学讨论不但记录了重要的考古资料,而且反映了学科方法论的进展历程。从社会学的视角看这些类型学讨论在认识和实践方面存在的差别, 在这几十年的类型学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中, 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考古学家, 她们为类型学在中国考古学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有三位考古学家的作用是里程碑式的。这三位考古学家及其代表作是: 李济《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上篇》; 苏秉琦《陕西宝鸡县斗鸡台发掘所得瓦鬲的讨论》〕及《瓦鬲的讨论》; 邹衡《试论殷墟文化分期》。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李济《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上篇》是对小屯 10 座墓葬中出土的 76 件青铜容器所作的类型学讨论。她讨论青铜容器形态时,像处理人头骨数据一样,把每个容器视为由若干部分即形态元素组成的复合体,, 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容器型式的划分,起到了明显的法律规范作用。苏秉琦《瓦鬲的讨论》用单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型,与之对应的小写字母表示亚型,两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中间型,大写字母加阿拉伯数字表示组别。有着鲜亮的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当代中国考古类型学研究综述样本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