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编制(经典总结)一一、现金流量表主表项目(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应收帐款期初数- 应收帐款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应收票据期末数)+(预收帐款期末数- 预收帐款期初数)- 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 支付的应收票据贴现利息- 库存商品改变用途应支付的销项额±特殊调整事项特殊调整事项的处理(不含三个帐户内部转帐业务),如果借: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等,贷方不是“收入及销项税额”则加上,如果:贷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等,借方不是“现金类”科目,则减去。※①与收回坏帐无关②客户用商品抵债的进项税不在此反映。2、收到的税费返还=返还的(增值税 +消费费 +营业税 +关税 +所得税 +教育费附加)等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除上述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支出支出)+存货期末价值 - 存货期初价值) ]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应付帐款期初数- 应付帐款期末数)+(应付票据期初数- 应付票据期末数)+(预付帐款期末数- 预付帐款期初数)+库存商品改变用途价值(如工程领用)+库存商品盘亏损失- 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工资及福利费- 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和摊销的大修理费- 库存商品增加额中包含的分配进入的制造费用、生产工人工资±特殊调整事项特殊调整事项的处理,如果借: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预付帐款等(存贷类),贷方不是“现金类”科目,则减去,如果贷:应付帐款数、应付票据、预付帐款等,借方不是“销售成本或进项税”科目,则加上。5、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工资,福利费+(应付工资期初数- 期末数) +(应付福利费期初数- 期末数)附:当存在“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福利费时, 注意期初、期末及计提数中是否包含“在建工程”的情况,按下式计算考虑计算关系。本期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工资=(期初总额 - 包含的在建工程期初数)+(计提总额 - 包含的在建工程计提数)- (期末总额 - 包含的在建工程期末数)当题目只给出本期列入生产成本的工资及福利,期初无在建工程的工资及福利时,公式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工资、福利费+(应付工资、应福利费期初数- 期末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