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选择国际经验与中国前景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的选择 ——国际经验与中国前景 ( 本文荣获中国社会保障论坛首届年会征文评选二等奖) 文/郑秉文 摘要: 本文从微观层面抽象和孤立地对 DC 和 DB 两个模式做了优劣比较, 回顾了 DB 与 DC 模式在国外的进展历史和 2 个不同进展阶段的关系;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 分析了英美 DB 型企业年金模式的沉痛教训, 论述了 DC 型的优势和进展潮流及其对中国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好处, 分析了它们各自对经济结果和社会进展的不同影响; 从普通法和大陆法两大法系比较的角度, 阐述了 DC 与 DC制度的本质要求与法律制度的关系, 列举了不同国家继受不同法系的不同进展道路, 进而探讨了中国进展企业年金应该努力的制度方向; 从出现两个不同规定这个现象, 分析了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的博弈问题, 指出了制度的重要性即制定一个什么样的制度规则对资本市场的进展和福利事业的进展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社会保障 企业年金 可持续性 国际比较 DB 与DC 型养老计划 初颁布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 劳社部令第 20 号) 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 劳社部令第 23 号) ( 下简称”2 个《试行办法》”) 奠定了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基本框架制度: ”缴费确定型”( 下简称 DC 型) 完全积累制 [i]。DC 型积累制企业年金制度符合世界进展潮流, 符合中国长远进展的要求, 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进展, 有利于企业年金的进展。 但近年来, 个别声音出于对一些金融机构积极性和市场需求等问题的考虑, 认为, 两个制度平行存在, 有利于竞争, 应顺其自然, 优胜劣汰; 可能还会认为, 这是小事一桩, 不必多虑, 不应小题大作, 大惊小怪。2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笔者认为, 第一, 这不是一件小事, 而是一件关乎中国社保大制度的进展模式取舍、 关乎子孙后代职工利益、 关乎资本市场长期进展后劲的一件大事; 第二, 短期内 DB 制度对刚建立的 DC制度会形成一个很大的冲击, 导致其规模萎缩, 甚至会夭折; 第三, 长期内, DB 型制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不利于促进企业年金进展, 不利于退休收入来源多元化的稳定性, 重要的是, DB 制度存在着潜在的金融风险, 既不符合退休者收入安全性的要求, 也不利于国家财政可持续性的进展, 中央财政很可能背上一个长期的沉重包袱; 第四, 既然从短期和长期看 DB 对中国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