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制程管理制度1 目的为加强品质管制,使产品于制造加工过程中的品质能得到有效的控制2 适用范围针对本公司各生产成本中心的所有产品制造过程之品质管制,除另有规定外, 悉依本规定执行。3 职责3.1 品质部负责本规定起草、制定、修改以及废止工作。3.2 各相关生产成本中心第一负责人密切配合品质部IPQC,积极接收作业指导规范,对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制品严格进行质量控制,遵循品质至上原则。3.3 品质部总监对各成本中心的IPQC进行监督和绩效考核,以及各生产成本中心第一负责人对IPQC的配合、遵守生产工艺实际情况进行绩效考核。3.4 IPQC 按照技术标准和检验指导书、图纸对生产的半成品进行检验,对不符合标准的半成品按标准进行判定,填写不合格处理报告单, 检验主管进行审核并对不合格产品填写处理意见,第一时间内将不合格单传递给生产部、商务部, 请生产部按照处理意见进行整改实施, 知会商务部了解在制品的品质状态以便调整交货期的问题,避免客户生产线停线、停产。3.5 IPQC 每天必须如实填写车间巡检表(见表1)。4. 制程质量管理规定及管制责任4.1 制程质量管理规定4.1.1 制造部门对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在制品应严格质量监控做到四不:(1)不合格的原材料不生产(2)不合格的制品不传递,(3)不合格的零部件不组装,(4)不合格的成品不入库。要及时发现异常,遏制处理,防止扩大损失。4.1.2 为保障制品质量要做好以下几点:(1) 技术、工艺主管应加强技术、工艺管理,要不断地提高工艺质量,强化工艺实施与执行。(2) 要做好工艺文件的控制,工艺更改的控制,特殊工序的控制,不合格品的控制。(3) 做好工艺状态的验证工作, 使制造过程处于稳定的控制状态,逐步减少废品、次品。4.1.3 制程中的质量把关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总检。(1) 自检:由操作者自己按照质量标准对自己的加工对象在制造过程中进行控制把关。(2) 互检:对流水线生产作业的实行下工序接到上工序的制品时应检查上工序的质量是否合格方能继续作业; 对非流水线作业由生产组长负责对组员的制品随时样检查。有条件情况下两种方法同时实施。(3)总检:由品质部的IPQC进行总体把关检查。A、 对于批量较大,工艺简单、不易出品质问题的工序,实行抽样检查制。B、 对于原料特殊,价格昂贵,加工难度大,易出问题的质量控制点应实行全检制,做到一个不放过。C、对于成品由车间转入仓库,必须经过终检,并且在相关检验员填写合格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