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气探测每章后习题整理 第一章 绪论 1、大气探测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特点是什么? 气象要素、天气现象及其变化过程;地面(-1—10m )、近地面(10—3000m )和高空; 2、大气探测的发展主要有哪几个时期? 3、简述大气探测原理有哪几种方法? 直接测量、遥感测量 4、大气探测仪器的性能包括哪几个? 灵敏度、精确度、稳定性(惯性)、(分辨率、量程) 5、如何保证大气探测资料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站址的选择、观测站的建立需要考虑空间的代表性;要取一定时段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能提高资料的时间代表性;此外,选取有一定惯性的测量仪器,也能提高时间代表性,同时测量保证时间代表性;比较性是建立在一致的基础上 6、为什么要提出气象观测资料的“三性”要求? 大气探测是在自然的动态条件下进行的。由于大气是湍流介质,形成被测气象要素随空间和时间的非均匀性和脉动性。但是大气探测资料又往往是用于区域或全球的大气运动的整体诊断和分析,因而,要求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必须准确的代表某一地区的大气特征,又能做到相互比较,以了解地区间的差异。 7、怎样衡量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和准确性?他们之间有何关系? 代表性的好坏,原则上可以从台站地形是否具有典型性方面进行评定;测量值与真值一致的程度评定准确性。观测资料的代表性是建立在准确性的基础之上的,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 第二章 云的观测 1.熟记云状的分类及各种云状的国际简写。 2.熟悉各类云的主要特征。 3.高云族、中云族、低云族各有何特征? 4.淡积云、浓积云、秃积雨云、鬃积雨云,它们之间的区别界限是什么? 淡积云云的个体不大,轮廓清晰,底部较平,垂直发展不旺盛;浓积云云的个体高大,轮廓清晰,底部较平、阴暗,垂直发展旺盛,顶部像花椰菜;秃积雨云云顶已开始冻结,云顶花椰菜形的轮廓渐渐模糊;鬃积雨云云顶白色,丝絮状结构明显。 5.碎积云、碎层云、碎雨云,它们之间在外形及成因上有何不同? 碎积云积云体的形成,开始并不很明显,往往是边形成边消散;碎层云往往是由消散中的层云或雾抬升而成;碎雨云是由于降水物蒸发,空气湿度增加,在湍流作用下水汽凝结而成。 6.卷层云和高层云、高层云和雨层云、雨层云和层云,各有何异同之处? 7.卷积云和高积云、高积云和层积云,各有何异同之处? 8.云的观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 9.我国现行规范对云状分类的依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