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两万吨重载列车 在大秦铁路全长6 5 3 公里的线路上,平均不到15 分钟,就有一列运煤列车呼啸而过。这些列车很长,以至于不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从车头都看不见车尾。这些忙忙碌碌、来去匆匆的“车影”,构成了大秦线特有的风景,也正是这些“主角”,成就了大秦铁路世界煤炭运量最大、运输效率最高的美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煤炭运输需求持续增长,大秦铁路的运输任务也越来越重。大秦铁路公司经济吸引区内已探明煤炭储量近6000 亿吨,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60%,承担着全国四大电网、十大钢铁公司和 6000 多家工矿企业生产用煤和出口煤炭的运输任务,煤运量占全国铁路总煤炭运量的近1/7(全国铁路2007年完成煤炭运量 154374万吨)。在大秦铁路一步一个台阶的运量增长过程中,两万吨重载列车的开行,发挥了重大作用。 两万吨重载列车于2004 年 12 月 12 日进行了首次试验。当时,试验列车由四台 SS4 改进型电力机车分部牵引、204 辆 C80 型煤运专用敞车组成,全长2658 米,总重20000 余吨。此次列车试验由湖东电力机务段承办,列车从山西朔州里八庄站出发,经过9 小时 40 分钟(平均旅速 6 7 .5 公里/小时)的运行,安全抵达位于渤海之滨的柳村南站,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2006 年 3 月 28 日,两万吨重载列车正式开行。 现在,大秦线两万吨重载列车的编组采用“121”模式(有变化),具体标准是列车头部有一台机车,编组 102 辆货车,中部有一组由两台机车组成的重联机车,再编组 102 辆货车(货车数会随实际情况变化),列车尾部还有一台机车。其中,列车头部的机车为主控机车,中间和尾部的机车为从控机车。 开行两万吨重载列车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实现机车同步操纵技术是关键。大秦铁路部分线路坡道大、隧道多,有的地方甚至是“桥隧相连”,再加上大秦线上列车开行密度大,这就对两万吨重载列车的开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负责列车牵引的湖东电力机务段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引进了先进的LOCOTROL 系统(机车无线同步操纵系统),即列车分布式动力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由主控机车对从控机车进行同步控制,使第一台主控机车乘务员的每一个操纵动作成为一道指令,通过无线传输,只需 0.2 秒第二台机车即可自动完成同一动作。以此类推,从第一台机车发出指令到第四台机车完成同一动作,间隔不过0.6 秒。机车同步控制的实现,减少了列车运行中产生的纵向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