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及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及答案_第1页
1/14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及答案_第2页
2/14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及答案_第3页
3/14
大自然的语言 一、基础测试 1.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 (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 )得多。 A.灵验 B.灵敏 C.灵活 D.灵便 (2)为了便于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 )是必要的。 A.观察 B.观测 C.预测 D.观望 (3)于是转入夏季,这是植物________(A.发育 B.培育 C.酝酿 D.孕育)果实的季节。(4)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________(A.灵验 B.灵敏 C.灵活 D.灵便)得多。 2.对《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A.“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 1741年到 1750年 10年平均同 1921年到 1930年 10年平均的春初 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 9天。”这段文字中“后者”是指:开花日期,“前者”是指:抽青日期。 C.题目“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D.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3.《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 B.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C.本文是改写,不能改掉文题。 D.语言是人们交际交流的工具,自然界一些物候现象也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这种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4.“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 ) A.说明拟人 比喻 B.叙述拟人 比喻 C.描写对偶 拟人 D.抒情比喻 拟人 5、下列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是( ) A.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B.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C.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D.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应。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及答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