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执法队伍作为国土资源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者和执行落实者,位于保护国土资源、维护群众权益的第一线,处在打击国土资源违法犯罪、化解调处各类矛盾纠纷的最前沿,其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土资源部门“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大局”工作职责的有效履行,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特别是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现实情况,如何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执法队伍建设事关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正确认识国土资源队伍的现状,理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成为各级国土部门加强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笔者以利川市为例,试图分析我市国土资源执法队伍建设的现状、成因和对策,权作引玉之砖。 一、我县国土资源执法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省以下国土资源体制改革后,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建设得空前重视和加强,但无须讳言,由于种种原因,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建设仍难尽人意,存在不少问题,与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的严峻形势相比,执法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执法保障不力。从本质上讲,执法监察工作应该是摒弃各种后顾之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办案,依法查处。但现实情况却是,由于执法保障不到位,执法队伍不超脱,使得执法不严肃,办案不严厉,一定程度上存在“唯钱执法”的倾向。一是领导保障不到位。一个地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甚至是屡禁不止顶风上,地方政府、国土资源部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谁该承担责任?该承担怎样的责任?这个责任追究落实得怎样?从目前的情况看,并不明确。即使是相对比较明确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部门一把手负责制,也因违法行为的愈演愈烈而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二是经费保障不到位。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后系统执法监察队伍人员工资仍然是部门预算,自收自支的执法监察队伍作为执法监察主体力量与所承担的工作职责不相适应。执法监察主体力量是队伍,而执法监察队伍属事业编制,半数以上自收自支。我市国土执法大队人员1 5 人,其中全额拨款的5 人,差额拨款的2 人,全额自收自支 8 人,日常办公经费、办案经费仍是与经济任务和罚没收入相挂钩。只要还存在经济任务的导向,就必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导执法人员办案时注重经济处罚而偏离执法宗旨。三是设备保障难到位。随着形势的发展,完全依靠人、纸、笔等传统办案方法和手段已不能保证执法监察工作的顺畅进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