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红枣出干率 生产的红枣要想制干率高,包括许多生产措施,主要包括中后期的栽培管理、采收期的选择及晾晒、加工等措施。 一、加强中、后期管理是提高红枣制干率的基础 1.水肥管理措施。中、后期的水肥管理,特别是后期的水肥管理非常重要。 枣的膨大期要追施以磷、钾肥为主的化肥,结果多、产量高的大树每株追施普通磷肥10公斤、硫酸钾肥0.25公斤左右,树叶太黄的枣树还需考虑施部分氮肥(或 10%左右的复合肥0.5公斤左右)。同时结合叶面喷要,混喷 0.3% ~0.5%磷酸二氢钾液,每 10天喷 1次。 在红枣生产后期单喷或结合喷施农药混喷 0.3%~0.5%磷酸二氢钾液、0.3%的硼肥液,增强果实着色和提高含糖量;喷施 0.5%~1.0%氯化钙2~3次,以喷果实为主,可增加果肉硬度,提高耐贮性等,每 10天喷 1次。 中后期枣园土壤的墒情好坏,直接关系到枣树的产量和果品质量。要密切注意降雨情况,降雨量大的年份要及时排水、防涝,雨后放晴时,及时中耕除草;天气干旱时注意枣园土壤的墒情,按照需要进行灌溉。 我国北方枣农对于中、后期浇水一般都不太重视,特别是后期即将成熟的时候多数不愿意浇水,这种习惯应当改变。后期浇水不仅可以提高枣树的产量和果品质量,而且还可以预防裂果。 2.病虫害防治措施。 红枣后期的病虫害比较多,主要有桃小食心虫、锈病、炭疽病、缩果病、浆烂果病及裂果病等,它们对枣果的制干率和品质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桃小食心虫又叫桃小,在枣产区曾普遍发生,枣果开始变红,幼虫在果内蛀食为害直至采收,尤其大枣产区为害更严重,若不及时防治,一般虫果率在 50~70%;炭疽病、缩果病、浆烂果病及裂果病等都是危害果实的病害,感病初期若不及时防治,枣果很难正常发育;锈病主要危害叶片,感病初期若不及时防治,一旦蔓延,很难控制,严重时叶片落光,枣果停止发育,直接影响枣果的成熟和制干率。 3.改善枣园和树体内部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果品的质量。 枣果的发育需要一个合适的生长环境,在其他生长条件基本具备的基础上,树体内部通风透光好坏直接影响枣果的发育和后期的制干率。一般枣农多不重视后期的修剪,这对后期营养生长较慢的树种来说,关系不大,但对地力差、后期营养生长较快的树种就很重要。 二、完熟期采收是提高红枣制干率的重要措施 制干品种应以完熟期采收最好。脆熟期晾晒制干,果实水分多,晾晒时间长,“黄皮”枣多,每 100千克鲜枣出干率一般在 50%左右,且含糖量低,易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