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更好的抓住教育契机 我曾看过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行人觉得春暖衣厚,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不费吹灰之力就战胜了北风,南风获胜的原因显然是抓住了时节这一契机。我觉得教育同样如此,也讲“天时、地利、人和”,也要有一个适当的时机。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每天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几十颗心,他们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每天总在演绎着不同的故事。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变“难教”,总有一定的原因。许多时候,找出了这个“病症”,“对症下药”,就会有效果的。因此,在一日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老师一定要抓住教育的契机,因势利导,融教育于生活之中,变生活为教育之机。契机每每稍纵即逝,我们一定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并及时捕捉契机,有时还可以创造契机,这样我们才能令教育工作犹如“顺水推舟”,并且有“事半功倍”功效。那么,如何能更好的抓住教育的契机呢?我自己的经验是: 一、善于捕捉教学活动中的教育契机 幼儿园的活动往往以它的丰富多采、生动活泼吸引着幼儿。在活动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现自己的兴趣,身心还可以得到放松。在活动中,幼儿和老师玩在一起,师生关系不仅会变得融洽,还更容易交流彼此的心声。此时如果幼儿在活动中得到鼓励、获得成功,教师再适时的进行点拨,便可以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幼儿科学教育的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大胆地提问,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仔细观察,认真聆听,从幼儿的问题和语言表达中捕捉教育契机,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还可以培养幼儿对学习科学的兴趣。《漂亮的纸浆小鱼》本是一节艺术活动,但有个孩子在实践操作中偶然发现,黄色和蓝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绿色。于是在口口相传下,孩子们的兴趣已经从制作纸浆小鱼转移到了探究调色上。这样的现象不仅会延长此次活动的时间,这与我的教学目标也是相违背的。但我却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应该抓住。于是,我装作很惊讶的样子:“呀!原来黄色和蓝色混合以后会变成绿色呀!那其他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还会变成哪些颜色呢?”“那我们就试试呗。”立刻有孩子提出了建议。“这个主意不错!”我欣喜道。于是,孩子们开始了探索着颜色配比。“老师,你看我配出了桔子的颜色!”,“哇!果果这个橙色调的真漂亮!”“婷婷老师,我为什么调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