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的代谢异常,临床以慢性(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特征。长期糖尿病可引起眼睛、肾脏、神经、血管、心脏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导致其功能障碍及衰竭。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两种类型: 1. 糖尿病合并妊娠 妊娠前已被确诊的糖尿病妇女合并妊娠或妊娠前糖耐量异常,妊娠后发展为糖尿病的病人,该类型者不足 20%。 2.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 s, GDM) 妊娠期首次发病或发现的糖尿病,包含了一部分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但孕期首次被诊断的病人。占妊娠合并糖尿病总数中的80%以上。一部分GDM 病人分娩后糖代谢可恢复正常,但 20~50%的病人将来发展为2型糖尿病,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子代有发生肥胖与糖尿病的可能,故应定期随诊。 妊娠合并糖尿病属高危妊娠,可增加与之有关的围生期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由于胰岛素等药物的应用,糖尿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围生儿死亡率下降至 3%,但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经过复杂,母婴并发症仍较高,临床须予以重视。 【妊娠、分娩对糖尿病的影响】 妊娠可使原有糖尿病病人的病情加重,使隐性糖尿病显性化,使既往无糖尿病的孕妇发生 GDM。 1 妊娠期 正常妊娠时,孕妇本身代谢增强,加之胎儿从母体摄取葡萄糖增加,使葡萄糖需要量较非孕时增加;妊娠早期,由于妊娠反应,进食减少,严重者甚至导致饥饿性酮症酸中毒,或低血糖昏迷,孕妇体内雌、孕激素可增加母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同时,妊娠期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造成肾糖阈降低,致使尿糖不能够正确反映血糖水平。 2 分娩期 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消耗大量糖原,产妇进食量减少,易发生低血糖。若未及时调整胰岛素使用剂量,则易导致产妇低血糖状态的发生。另外,临产后孕妇紧张及疼痛又可能引起血糖发生较大波动,使得胰岛素用量不易掌握,因此在产程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血糖变化,根据孕妇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 3 产褥期 胎盘娩出后,胎盘所产生的具有拮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和细胞因子迅速消失,全身内分泌变化逐渐恢复到非孕水平,若不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极易发生低血糖。 【糖尿病对妊娠、分娩的影响】 糖尿病对母儿的危害及其程度取决于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孕前及孕期血糖控制不满意者,母儿并发症将明显增加。 (一)对孕妇的影响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