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小猴子下山A 教学目标1.认识“猴、结”等 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会写“块、非”等 7 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A 教学重难点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从故事中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本课的生字,要重点指导读准后鼻音和翘舌音,多音字“结”也是读音的难点。字形上,本课以合体字为主,其中 9 个表示动作的词“结、掰、扛、扔、摘、捧、抱、蹦、追”中有 5 个是提手旁,建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归类识字;也可根据动词的特点,借助课文插图、动作表演等帮助学生区别、理解字义;还可以用字谜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如两手一分就是掰。(2)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 7 个字,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可和熟字组成常用的词语,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读读写写。2.朗读指导(1)抓重点语句。本课段落结构相同,句式不断重复,每个自然段都由两句话组成。第 1〜3 自然段重点指导第二句,可以借助“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这种“又又”形式的词语,读出小猴子对所见事物的欣喜之情。(2)体会心情。朗读指导时要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进行角色体验,体会角色的心情。(3)抓重点词语。本课最后一个自然段可抓住重点词语“只好”,引导学生读出小猴子“空着手回家”时失落、后悔的心情。3.理解运用(1)读做结合,将抽象的词义化为具体可感的动作。本课学习中,先引导学生圈画出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掰、扛、扔、摘、捧、抱、追”,然后结合课后第三题,读一读,演一演,在表演中正确理解词义,最后让学生看着图画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用上这些动词说说在生活中看到的场景。这样,促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加深对这些词的理解。(2)结合插图,根据图文对应、结构反复的特点,整理提取关键信息,帮助学生读懂故事内容。在此基础上,联系课后第二题,进一步落实“根据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