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管理制度》1、所有住院病人在入院评估时进行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2、新入院病人使用《住院病人首次护理记录单》对跌倒/坠床的高危风险因素进行初次评估,评估在病人入院 4 小时内完成。3、凡是初次评估有跌倒/坠床高危风险因素的病人,需使用《住院病人跌倒/坠床高危因素评估及监测表》进行危险等级评分及监测记录。采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分,确定危险等级:0-9 分低度危险性;10-20 分中度危险性;21-33 分高度危险性。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跌倒/坠床高危因素评分结果监测》上,只需记录评估时间、危险因素的总评分数及签名;并根据其危险等级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跌倒/坠床。4、评分$10 分的中、高危病人,需在病人床头挂“防跌倒/坠床”警示标识牌,并列入交班内容,加强交接班,所有工作人员对有跌倒/坠床风险病人应予以特别关注。5、做好健康宣教,告知病人及家属跌倒/坠床的危害及预防的重要性。6、病人病情稳定时,每周评估并记录一次;病人转科、病情发生变化时,或使用镇静/止痛/安眠/利尿/降血压/调节血糖等药物时跌倒后,及时进行评估。再次对病人及家属进行预防跌倒/坠床宣教并记录。7、一旦发生跌倒/坠床,立即启动跌倒/坠床应急预案措施:(1)迅速进行有效的处理,减轻对病人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2)立即向护士长报告。科室按规定填写《护理不良事件登记(上报)表》,于 24h 内按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书面上报护理部。(3)护士长要组织科室成员认真分析讨论,制订改进措施并追踪改进效果。8、鼓励积极上报跌倒/坠床事件,发生跌倒/坠床的科室有意隐瞒不报,发现后与护士长绩效考核挂钩。9、护理部定期进行分析及预警,制订防范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预防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1、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病人,使用《住院病人跌倒/坠床高危因素评估及监测表》进行评估及监测记录,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2、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满足病人需求,如对年老、走路不稳的病人,行动时有人照顾或搀扶,帮助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3、指导病人正确用药,告知用药的反应及注意事项。4、对易发生跌倒的区域放置“小心滑倒”、“防跌倒/坠床”标识牌,警示各级工作人员、病人及家属。5、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病人,及无陪伴的 3 岁以下婴幼儿时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必要时有专人监护或家属陪伴,并做好交班。6、提供足够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