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学习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1)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2)识记、应用碳循环的过程;(3)比较得出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2.能力目标(1)学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方法,并且可以运用于其他元素循环的分析;(2)通过分析“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危害,培养学生的推理,联想,思维迁移的能力;(3)利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比较,归纳以及对自己所持观点的总结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以及温室效应的危害,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2)积累生态学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已学习了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知识,对这部分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对于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容易停留在简单识记水平,难以建立起结构功能间的联系, 通过本节学习, 可以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观点。本课的内容来自人教版《生物》第3 册第 5 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有碳循环过程让学生探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形式等内容, 并且与能量流动作比较探究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并且加入了温室效应的知识, 让学生知道温室效应的产生、危害以及如何缓解, 让学生重视环境保护。教材第 5 章是以生态系统为框架, 主要讲述了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等知识, 主要体现宏观的生态学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第 5 章的一个重点,是衔接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并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提供了一个平台,埋下了一个伏笔。三、教学重难点分析(一)教学重点碳循环的过程(二)教学难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四、教学活动过程1.用导言引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人和其他动物每天都在进行着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每天也要饮水,但是为什么氧气和水一直都没有被我们消耗完呢?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其实这就牵扯到了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描述定义让学生回忆生态系统的定义, 生态系统中有物质交流, 这个物质交流是循环的过程,描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定义。3.思考与讨论(1)C 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CO2、碳酸盐(2)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3)碳在生物体间的传递渠道?食物链(网)(4)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②化能合成作用4.碳循环过程讲解(1)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