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屠宰检疫流程1 宰前检疫1.1 查证验物1.1.1 查证向畜主索取 《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和《口蹄疫非疫区证明》。1.1.2 验物核对生猪数量,了解途中发病、死亡情况,并查验免疫标识。1.2 消毒消毒包括运输车辆出入口消毒池消毒、卸车前带猪消毒和卸车后空车消毒。1.2.1 消毒池消毒每天生猪运输车辆进场前对消毒池进行清洗并配制好消毒药物浓度,以保证出入车辆轮胎的消毒。1.2.2 卸车前带猪消毒为了减少生猪体表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进入待宰问,在查证验物程序完成后对生猪及运载车辆进行全面消毒,之后方可卸猪。1.2.3 卸车后空车消毒卸车后还必须经过空车消毒,并凭动物防疫部门出具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离开屠宰场。1.3 盐酸克伦特罗抽样检测1.3.1 抽样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生猪屠宰前必须进行“瘦肉精”抽样( 尿样 ) 检测。经过抽检的生猪方可进入待宰间待宰。 为了彻底做好此项工作,确保上市肉品及时、合格,每天早上8 点到下午 6 点为卸猪时段,此时段之外一律不准卸猪。1.3.2 检测检测方法采用ELISA。检测工作在当晚10 点之前完成。以确保凌晨12 点屠宰的生猪全部合格。1.4 群体检疫和个体检疫经过盐酸克伦特罗抽样之后,在待宰猪仓对同一批次的猪群进行群体检查,主要观察生猪的精神、活动等动态、静态和饮食表现。若发现可疑患病生猪应当隔离到病猪隔离圈进行详细的个体检查,包括对皮肤、可视黏膜、体温、呼吸系统和脉搏等临床检查。1.5 巡检及送宰检疫1.5.1 巡检生猪待宰期间, 值班检疫员每1h 进行巡查一次,发现病猪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1.5.2 送宰检疫屠宰前对生猪进行最后一次全面检查,防止遗漏的可疑病猪进入屠宰车间。1.6 宰前检疫结果处理经过以上五个流程,检疫( 验) 合格的生猪签发宰前检疫合格证准许屠宰, 不合格的生猪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急宰、缓宰、销毁等处理措施,杜绝一切不合格生猪进入屠宰车间。2 宰后检疫生猪宰后检疫的程序一般包括头部检疫、皮肤检疫、内脏检疫、寄生虫检疫、肉尸检疫、复检盖印和签发检疫合格证明等岗位。2.1 头部检疫,剖检两侧颌下淋巴结和外咬肌,主要检查局部炭疽和囊虫病,并视检鼻盘、唇、齿龈、咽喉黏膜和扁桃体等情况。2.2 皮肤检疫,皮肤检疫主要是观察皮肤的色泽,有无出血斑( 点) 、疹块、充血、荨麻疹等情况。如全身皮肤发黄提示黄染、黄疸,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