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项目分析报告生鲜电商项目可行性分析(一)项目概述发展历程第一阶段, 2005 年-2012年2005 年,易果网成立,2008 年,出现了专注做有机食品的和乐康及沱沱工社,这几个企业开始都是做小众市场。在这期间,国内频发食品安全事件,导致很多消费者产生了对品质高、安全性高食材的需求,这使得很多企业看到了这个巨大市场, 在 2009 年-2012 年之间, 涌现了一大批生鲜电商。过多的商家进入这个行业,也导致了行业泡沫的产生,当时的市场需求并没有那么大,而生鲜电商的模式也是原封不动的 COPY了普通电商的模式,最终很多企业倒闭。这个阶段的结束,以2013 年初的北京“优菜网”寻求转让及上海“天鲜配”被转卖为标志,需要说明的是这两家都是做有机和绿色蔬菜的电商,要知道在国内找这样的食品在之前有多难。第二阶段, 2012 年至 2013年生鲜电商的转折,也是从2012 年底开始。当时刚成立一年的生鲜电商“本来生活”凭“褚橙进京”的事件营销一炮走红,随后有又在2013 年春挑起了“京城荔枝大战”,此时开始生鲜电商再度引起人们热议。这期间,社会化媒体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让生鲜电商们有了更多模式的探索,第二阶段明显比第一阶段更有生命力。第三阶段, 2013 年至今在第二阶段的创业的生鲜电商中,以顺丰优选、可溯生活、一号生鲜、本来生活、沱沱公社、美味七七、甫田、菜管家、 15 分等为代表的商家都获得了强大的资金注入,而且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行业资源优势,进而上演了一场生鲜电商备战大赛。在这期间,B2C、C2C、O2O等各种模式都被演绎的淋漓尽致,越来越强劲的移动互联网工具也为各商家提供更多的选择。这个阶段,最显著的特点是生鲜电商从开始的小而美转变为如今的大而全,几乎所有生鲜品类都有所涉及,人们对生鲜消费理念也在慢慢向电商的转变,巨大的商机不得不让互联网巨头们觊觎,2014 年初, 天猫和京东也加入了这个阵营,如其他行业一样,只要有巨头参与就会有整合与并购的产生,生鲜电商今后将进入资源整合与格局更变的阶段。(二)项目背景上班时间用手机下单,下班一到家,就有新鲜食材等着下锅,与消费者“菜篮子”息息相关的App 逐渐增多,像外卖一样方便的互联网买菜成为新风口。盒马、美团、饿了么等互联网巨头也相继出手,聚焦都市白领们的 “三餐食材”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 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近几年来,中国生鲜电商得到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