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酸物质特性与危害识别表标识中文名:甲酸《危险化学品目录》序号:1175 分子量: 46.03 分子式:CH2O2 CAS号:64-18-6 理化性质性状: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强烈刺激性酸味。熔点℃: 8.2 溶解性:与水混溶,不溶于烃类,可混溶于醇。沸点℃: 100.8 相对密度(水 =1):1.23 饱和蒸汽压 /kPa :5.33(24 ℃) 相对密度(空气 =1):1.59 临界温度℃: 306.8 燃烧热: 254.4 临界压力 MPa:8.63 引燃温度℃: 480 闪点℃: 68.9 (OC);69(CC) 聚合危害:不聚合稳定性:稳定禁忌物:强氧化剂、强碱、活性金属粉末。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 / 刺激 , 类别 1A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 类别 1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 本品可燃, 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爆炸极限( V%):爆炸上限( %)57.0 ;爆炸下限( %) 12.0 火 灾 危 险 性 类别:丙类爆炸性气体分级分组:Ⅱ A级 T1 危险特性:可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带空气呼吸器灭火。尽可能的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撤离。 用水喷淋保护堵漏人员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接触限值中国 PC-TWA(mg/m3):10〔皮〕;PC-STEL(mg/m3): 20 〔皮〕美国( ACGIH) TLV-TWA:5ppm〔皮〕;TLV-STEL: 10 ppm〔皮〕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主要引起皮肤、粘膜的刺激症状。接触后可引起结膜炎、眼睑水肿、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可引起急性化学性肺炎。浓甲酸口服后可腐蚀口腔及消化道粘膜,引起呕吐、 腹泻及胃肠出血, 甚至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呼吸功能衰竭而致死。皮肤接触可引起炎症和溃疡。偶有过敏反应。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 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防护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 必须佩戴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