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疼痛时组织损伤或与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躯体感觉和情绪的感受。疼痛包含两重意思,即痛觉和痛反应。2 护士在疼痛诊疗中的地位和作用?⑴护士是患者疼痛状态的主要评估者⑵护士是止痛措施的具体实施者(3)护士是其他专业人员的协作者。 (4)护士是疼痛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者和指导者。3 痛觉感受器 :~是产生痛觉信号的外周换能装置,主要分布在皮肤,粘膜,胃肠道黏膜和浆膜下层,肌肉间的结缔组织,肌腱表面和内部,深筋膜,骨膜和血管外膜等不同组织4 疼痛的感受器的类型 :体表痛觉感受器,躯体深部痛觉感受器,内脏痛觉感受器。5 疼痛的感觉传导纤维 为 A& 纤维和 C 纤维6 痛觉信号的处理初级中枢是脊髓. 7 外周敏感化 :激活伤害性感受器或使其阈值降低从而使正常时不能引起疼痛的低强度刺激也能导致疼痛,这种现象称之为~。表现为:自发性疼痛,原发性疼痛过敏,触诱发痛。8 中枢敏感化 :指组织损伤后, 伤害性体积经 C 纤维传入, 导致脊髓背角浅层释放伤害性神经递质或调质,这些递质或调质作用于相应的受体,致使脊髓背角神经元兴奋性呈活性依赖性升高,即中枢敏感化。主要表现为:对正常刺激反应增强,接受区域扩大,新近传入冲动激活阈值降低。9 与疼痛有关的心理因素 :认知,暗示,注意力,情绪,预期,意志,态度,信念,同情,学习,否认。10 心理因素导致的疼痛 :焦虑性疼痛,抑郁性疼痛,疑病性疼痛,癔症性疼痛,增敏性疼痛。11 根据疼痛部位的组织器官,系统分类可分为躯体痛,内脏痛和中枢痛。12 疼痛的性质分类 :①刺痛②灼痛③酸觉13 疼痛测量与评估的意义 ①更准确地判定疼痛特性,便于选用最恰当的治疗方法和药物②在治疗过程中,随时监测疼痛程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而不是在终止治疗后才由病人作出回顾性比较,避免治疗的偏差③用定量的方法判断治疗效果④有时治疗后疼痛缓解不完全,通过疼痛定量可以说明治疗后疼痛缓解减轻的程度和变化特征14 疼痛的测量方法和评估 ㈠视觉模拟量表㈡语言评价量表㈢数字评价量表㈣长海痛尺㈤疼痛问卷表㈥面部量表15 吗啡主要作用 于术后疼痛,严重创伤,心肌梗死所致的急性疼痛的镇痛和缓解各种急性,慢性,顽固性和癌症晚期疼痛,吗啡的制剂种类很多,除普通的片剂,胶囊和针剂外还有控释片,高浓度口服液,栓剂等,个体对吗啡的耐受量差异很大,剂量应因人而异。吗啡的给药途径也很多,可进皮肤,口腔,鼻,胃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