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举措陈柳钦刊发时间:2008-08-2819:21:53光明网-光明观察[字体:大中小]作者:陈柳钦[内容提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作为一个“非常”课题摆在了国人面前,时不待我!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应该围绕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实际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综合开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正确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和健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机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建立农村学习型组织;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拓展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空间;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提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平台;加速农村社保制度建设,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保障水平;加快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拓展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向深度和广度;等等。[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一个国家或组织发展中,各种资源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人力资源确是根本。我国经济腾飞的关键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包括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两部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属人口群体中蕴含的体力、智力和协作力的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就是指通过各种切实有效的手段,调节劳动力资源的数量供给,提高劳动力资源的质量,改善劳动力资源的结构,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完善劳动力资源的组织和管理,充分挖掘劳动者的体能、智能和协作能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就是在对全体农村人口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以农民为主的不同农村人口类群中的质量(知识和技能)差别,利用培训和教育等多种渠道,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充分利用和发掘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对现有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二是无对潜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大幅度地提高农村人群的素质。我国有13亿多人口,80%在农村,农村劳动力有5.6亿,占全国劳动力总人数的43%,这就是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基本现实。我国农村资源的最大优势不是物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而是人力资源。农村人力资源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唯一可以激活其他资源活力的永恒资源。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基本现状是数量大、素质低就业结构单一、流动盲目性大、大量剩余劳动力不能被充分利用。而人力资源的时效性、增殖性等特点以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当前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人力资源强国”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必须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有效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才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农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化,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基础和保证。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性活力的关键所在。合理、科学的人类资源开发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该如何利用强大的农村人力资源来整合社会资源,真正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国人共识:广大农村人力资源的状况决定着中国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如何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作为一个“非常”课题摆在了国人面前,时不待我!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应该围绕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实际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综合开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1、正确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必须深化全社会的认识。各级政府应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改变重物质投入、轻人力资源开发的传统观念,正确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增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主动性,把开发人力资源作为解决农民问题的首要任务。在思想认识上,要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和农村人力资源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