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东兰县委党校梁逍摘要:胡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推进我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广大农村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必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坚实的思想道德素质支撑,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关键词: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新农村今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会议分组讨论会上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推进我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全国上下正在齐心合力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其基本目标和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全部内容,包含了富裕、民主、文明、和谐新农村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宏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必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坚实的思想道德素质支撑,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首先,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亿万农民群众共同的伟大事业。实现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精神动力来激发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持经久不衰的理想追求和政治热情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它既继承了我们党无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需要;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而且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它就是新形势下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知“八荣”明“八耻”,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尤其要使党员领导干部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为利民之事,牢固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广大干部群众都有了这些精神动力,才能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从而转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物质力量。其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实质就是要让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使广大农民群众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因而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既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又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主义原则。这就需要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对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影响作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知“八荣”,明“八耻”,才能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全面正确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和内在本质,从而更加明确方向,确保新农村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再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道德素质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简单的盖新楼房、修路铺桥这些物质化的事情,而是在发展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农民的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是物质化与精神化的高度统一。具体地说,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