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黄山风景名胜区游客容量专题讨论报告目录一、 游客容量概述....................................2( 一) 游客容量讨论历史回顾........................2( 二) 游客容量概念及其演变........................2( 三) 游客容量在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3二、 游客容量计算方法................................4( 一) 物质管理容量................................5( 二) 旅游生态管理容量............................6( 三) 旅游社会管理容量评估........................8三、 游客容量概念分析................................8( 一) 游客容量的定义对实际应用难以提供指导性意见. .8( 二) 游客容量形式上是一个客观科学的观念, 本质上确具有很强的主观性..................................8( 三) 游客容量将注意力集中到使用水平或游客人数上而忽视具体目标与具体条件的关系......................9( 四) 游客容量的有关分容量, 如生态容量的背景值是很难测定的, 没有一个科学建立起来的关键门槛数能够用来作为生态容量客观的科学依据。......................9四、 理论革新---游客容量调控系统与 LAC 理论...........9( 一) 游客容量调控系统............................9( 二) LAC 理论....................................10( 三) 游客容量管理概念的建立.....................11五、 黄山风景名胜区游客容量计算.....................12(一)、 分区瞬时游客容量..........................12(二)、 景区设施容量计算..........................19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 全区游客时空分布计算........................20六、 黄山风景名胜区游客容量管理与调整...............20游客容量管理体系实际操作体系.....................2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 游客容量概述( 一) 游客容量讨论历史回顾国外游客容量讨论始于本世纪 60 年代, 几乎与现代环境运动同时兴起。从 60 年代开始到 70 年代末, 讨论工作主要依靠观察试验、 设计图表、 案例调查等方式, 目的是建立游客容量的量化值。进入 80 年代后, 游客容量讨论重心转移到具体案例调查上, 讨论的重点集中在观察和实验方面。游客容量讨论的另一个变化是讨论内容重心的转移。直到 70 年代早期, 讨论工作仍集中在生物学讨论方面。从 70 年代后期起, 讨论者们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游客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