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加强学校校风建设创办瑶民满意学校我校地处落后的少数民族山区,由于生源素质较低,教师队伍极不稳定,管理难度大,往往造成学风、校风诸多问题,给社会、家长以不良印象,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在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更新观念,打造现代教师队伍,严谨治学,以师德塑造学生形象;建设优美校园环境,追求品位,营造和谐育人氛围;科研兴校,推进课程改革研究,团结协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建设家长满意学校”的办学目标,我们认真总结了校内外的办学经验,从解决学风、校风建设这一瓶颈入手,把它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在,我校教学秩序稳定,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热爱学校、勤奋学习成为绝大多数学生自觉要求;学校常规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学校制订的规章制度都能认真贯彻,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起了巨大的变化,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创建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活动不断深化,学校的纪律、环境卫生、公物保管、考风考纪均达到令人满意程度;原来学习基础差、行为偏差的学生大多数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违纪现象大为减少,基本断绝了赌博、打架、擅自旷课、逃学、破坏课堂纪律等违纪现象。学校提出的办学目标“校纪无严,校风正,质量高,环境美”已取得了阶段性好成果,受到家长、社会的一致肯定。二抓学风、校风建设,首先要抓好领导班子、班主任队伍、教师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只有这四支队伍强了,学风、校风建设才有基础、才有保证。2005年3月份,学校调整了领导班子,新班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大前提下,努力做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工作协调、关心生活,成为全校师生的核心。学校实行“校长负责,集体研究,分线管理”的工作原则,坚持每周一次行政办公会议,有关教育、教学、后勤保障的重大问题,均在会上充分讨论,决定实施办法和步骤,做到各项工作学期有计划,期中、期末有检查,周周有安排。工作过程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随时召开行政领导班子的碰头会,认真研究,及时解决,使学校领导班子形成团结、协调的整体。在工作中,校领导作风踏实、平等待人、办事公正、以身作则、关心教师、深入课堂、虚心听取教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班级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建设良好学风、校风的关键所在,班主任处在学风、校风建设的第一线,有好的班主任,就能带出好的班级,带出好的班风、学风。要精心挑选无班主任,要让师德高尚、热爱学生、责任心强、管理得法的教师担任,对那些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不胜任者要及时进行调整。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不断抓学习、总结、提高,我们规定,每半个月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学习文件,研究工作。期中进行班级工作经验交流会(特别是交流对行为有偏差学生转化工作的交流),期末召开班主任学期工作总结回顾会。每周一次班会课,配合学校中心工作,开展教育活动,并作好记录,通过以上活动,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能力、水平。为了更好地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我们加大了对班主任的考核、评估力度,分月考核和学期考核评估两项,月考核以班主任工作“五到位”(升旗、集会、课间操、午休、大扫除)和优秀班级评比活动为依据,天天检查,天天公布,一月一小结,兑现奖励。学期考核评估依据全学期班主任履职,班级、学风、班风及师生民主测评综合,评选出优秀班主任并给予奖励。学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建设良好学风、校风的基本保证,有了好的教风,就能促进良好学风、校风建设,更能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我校采用目标管理末位制对教师加以约束管理,现在,教师的基本队伍素质是好的,初步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学校、关心学生、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的主体队伍。近年来,我们围绕“爱生、敬业”四字作为对全体教师的基本要求,每周召开一次教师会议,学习党和国家无的方针、政策,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交流工作经验,表彰先进典型事例,研讨落实各阶段学校工作要求。不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座谈会,听取意见,介绍经验,使全体教师的思想、工作与学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