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1 眼保健操、三八线、戴小红花张广天在人民大学做讲演时说, 在八十年代,《眼保健操》一类的教育唱片,每个学校都要买一张。 那个销售量足以让宝丽金和华纳唱片甘败下风,什么马莉亚· 凯瑞、杰克逊、麦当娜,没有一个人可以跟我们《眼保健操》打擂台的。这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 却也侃出了那个年代的真实状况。眼保健操是我们枯燥课堂中一个优雅的隔断, 可它那咿咿呀呀的声音总带着些陈年酸腐味,给人以未老先衰的错觉。 老师走后, 我们这些耐不住寂寞的毛孩子,便开始在逼仄的桌椅间进行节奏性的狂欢。 踢一踢前边穿花裙小女生的椅子,扯扯她翘得老高的羊角辫子,然后示威似的吹着口哨儿。她们刷地羞红了脸,委屈得想哭,偏着脑袋揉住眼眶儿挤了好久, 可眼泪最终没有掉下来。 如果换到现在, 激素过多的女孩儿保准哑着小嫩嗓,说声:“哎,做女人好难!”那会儿她们没辙啊,就自己怜惜自己说:“王小虎(或者赵小羊) ,真坏,欺负人家,我要跑办公室告你去。”那种不经意爆发的天真真是惹人爱, 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瞧得傻了眼, 胸中陡地升起一股暖意,却又假装满不在乎地操练其他活计去了。而那几十年不变的开场白 “为革——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2 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开始”就像熟悉而陈旧的电视广告, 带着点煽情的意味,却和眼泪、欢笑、小撕扯、小打闹完美地交结在一起,成为那个时代最温情的表征。而当时公认最好玩的事儿还属“三八线” 。男生们同桌自然不会滋生什么龌龊,大家互道“兄弟”或者“哥们儿” ,有争吵也是小打小闹就过去了。而男女孩共处一桌那可就复杂多了,非得折腾个昏天暗地方才罢休。为表示男女有别,桌上儿就得泾渭分明,画出道“楚河汉界”来,你要越界咱可就兵戎相见了。孩儿家的心思真叫人琢磨不透,表面上懊恼你越界,可又巴不得你快点放马过来,这样方才玩得轰烈。 三八线上得垒着几本书, 要不就用削尖的铅笔和蘸了墨的钢笔芯儿充数,场面貌似无聊,可那份紧张劲儿,确是一分一厘都马虎不得。总有那么几回,一方听课入了迷,放松了阶级斗争的弦, 战火就立马在边境上烧起来。吃了亏的自然不服,扭着屁股墩儿耍赖,说不算,得重来。“什么,重来?咽下去的烂茶渣你还能给我吐出来吗?” 拌嘴皮儿谁不会?“你弄疼我了,就是不算!”“不算?你可别耍赖,以为我还治不了你了!”越界的自知理亏,作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