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2012 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模拟测试(二)语文参考答案:1.C (理解错误, “雅俗并存”,而不是雅从俗中来)2.D (未然当已然,原文是这将导致“文化沙漠化”) 3.C (表述绝对化)4.C (贵:意动用法,看重)5.A (③为立志⑥是作者的评论)6.C (鲜卑侵犯边境时,他已被启用)7. ( 1)张奂营垒中只有二百人左右,张奂听到消息就马上带领军队出击,军吏认为自己的力量敌不过对方,叩头争辩阻止他。(“壁”“许”“勒”每个字1 分,句意 2 分。)( 2)于是张奂私下里诱降乌桓使它暗中和自己通好,然后让乌桓斩杀了休屠各部落的首领(大将),袭击并打败了他们的军队。(“潜”“阴”“渠”各 1 分,句意 2 分。)8. 诗中的孤客是一个思乡游子的形象。( 2 分)他身处异乡,思亲念家;登高望乡,倍感孤独;流泪思乡,泪水涟涟;做梦归乡,百无聊赖。(每点 1 分,答对 3 点即可得 3 分)(共 5 分,意思对即可)9.①结句借物抒情,紧承上句,写目中秋光虽断而菊香萦绕,点明时间,体现乡思之浓。②“黄花”这一重阳节特定风物,即呼应诗歌开头的“登高”,又统收全曲,使全曲结构浑然一体。③虚实结合,情味悠长。实写菊花菊香,有色有味;虚写梦境和心中思家念亲之情。(或者以梦境的美好,反衬真实处境的凄凉,以虚衬实, 以乐写悲, 感情更加深厚强烈。 )10.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3)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11 题答案:(1)选 B得 3 分,选 C得 2 分,选 A得 1 分。( A 项是吉文斯“对”约瑟法一见钟情,错误较小。 E 项“艺术性不强”说法错误。D项约瑟法不是调笑、嘲弄吉文斯,而是善意配合,不伤对方的自尊心;体现她的善良,而不是顽皮。)(2)①开头段交代了公主约瑟法的身份、性格、本领,使读者对人物有一个初步的印象。②为后面吉文斯立志追求约瑟法、约瑟法打死狮子等情节做铺垫,使情节发展更合理。③交代人物生活的典型环境,烘托人物性格,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 2 分)(3)①神态描写。 (2 分)②前一处表现了吉文斯极力想用自以为精湛的表演来掩饰自己,以达到维护男子汉尊严、蒙骗公主的目的的心理。(2 分)③后一处写出了约瑟法不愿拆穿吉文斯的谎言而善意地配合他的心理。(2 分)(4)观点一: 还是以“公主与美洲狮”为题目更好。(2 分)①(从情节发展的角度)因为美洲狮是全文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