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螂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蝿袈教学目的:蒆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了解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形成和内容。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袂教学重点:膀(1)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主要内容。(3)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历史意义。薀教学难点:膅(1)关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长期以来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特别是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七年间,中国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之中,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2)如何正确地历史地把握当今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教学中突出的难点。芆薁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羈芈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即:进入到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那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怎样性质的社会形态呢?中国是怎样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呢?莅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羂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这样分析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为了终结殖民地、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一个过渡的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一种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它是连接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未来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阶段,它既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也还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里,既有资本主义因素,也有社会主义因素,而其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都居有领导地位,是起决定性因素,将不断增长,并取得最后胜利;其中的资本主义因素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存在,但其趋势是不断减弱,并逐步走向消亡。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的、独立的社会形态,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在1948 年 9 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人就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作了前瞻性的分析,毛泽东指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