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一章 总则 ~ 是中国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陕西省处在国民经济建设重点由东部向西部战略转移的前沿, 又是矿产资源大省,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及勘查开发是我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进展的重要环节。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和《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加强对矿产资源的勘查、 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 发挥区域优势, 科学合理地勘查、 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 《陕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编制了《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 ) 》( 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 《总体规划》的基准期为 , ~ 为规划期, 展望到 。《总体规划》适用于陕西省所辖行政区范围内所有的矿产资源。 《总体规划》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后, 由省人民政府发布, 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章 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形势 一、 经济社会和矿业进展概况 ( 一) 经济社会进展概况 陕西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 历史上长期是中国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 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在地理上位居中国中西部结合部位, 跨黄河、 长江两大流域, 是欧亚大陆桥中部的重要枢纽, 西部大开发的前沿, 在中国经济、 社会进展中具有重要的承东启西作用。改革开放以来, 陕西国民经济以年均 9%的速度增长, ,全省 GDP(国内生产总产值)达 1660.9 亿元, 人均 4570 元; ”九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 2690 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上了一个台阶; 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一、 二、 三产业的比重由 1995 年 22.7:40.6:36.7 调整为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6.8:44.1:39.1,第三产业比重高于全国 5 个百分点; 在所有制结构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占 GDP 的比重提高到 31.3% ,一大批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崛起, 已初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共同进展的格局。 ( 二) 矿业的地位和作用 陕西省自北向南依次为陕北黄土高原区、 关中平原区、 陕南秦巴山区, 分属三个地质构造单元, 也是三个矿产集中分布区带。陕北( 华北地台鄂尔多斯盆地) 以优质环保煤、 石油、 天然气最为富集, 膨润土、 盐类矿产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也是国家矿产资源规划所列重点勘查和开发的区带之一; 关中及相邻地区( 秦岭地槽和关中盆地) 因构造复杂和成矿期次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