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音临场技法 1.辨析多音字。 注意区别口语与书面语的读音。例如“薄”在书面语中读 bó,如淡薄、日薄西山;而在口语中读 báo,如纸太薄。 注意字义。有些字,字义不同时,读音自然不同。例如“奇”,表示罕见、特殊时,读 qí,如“奇闻”“奇迹”;表示单个时,读 jī,如“奇数”。 注意区别一般词语与专业词语的读音。如“万人空巷”“街谈巷议”为一般词语,其中“巷”读 xiàng,而“巷道”为专业词语,“巷”读 hàng。 有的字的读音,在个别词语中与一般词语中有区别。如“松柏”的“柏”读 bǎi,但在“柏林”中读 bó,而在“黄柏”中读 bò。 有的字单用时的读音与用这个字组成词语时的读音不同。如“剥花生”中的“剥”读 bāo,而“剥削”的“剥”读 bō。 有的字由于词性不同,读音也往往不同。如“畜”,作名词时,读 chù,作动词时则读 xù。 有的字作姓氏时的读音与平时读音不相同。如“仇”,一般读 chóu,作姓氏时则读 qiú。 总之,多音字,不仅要了解某个字有几个读音,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更要了解其不同读音的不同搭配习惯。 2.注意辨析容易读错的字。如“皈依”的“皈”读 guī,不读 fǎn。 3.重视容易读错的词语。如“酝酿”yùn niàng 等。 4.重视难读字。如“讷言”中“讷”读 nè。 5.比较形似字。如缜密——滇池——嗔怒——精卫填海——谨小慎微。 6.留心同音字。对同音的形声字,可以通过不同形旁来判定其所表示的意义;对于常用的同音字,要随时留意其经常与什么字在一起搭配使用,表示什么意思。 7.注意读准形声字。如泥淖的“淖”读 nào,不读 zhuó。 8.注意常见成语的读音。如“鲜为人知”的“鲜”不读 xiān,而读 xiǎn。 临场解题时,应注意以下五种解题方法: 1.以义定音:宿愿(sù);星宿(xiù);三天两宿(xiǔ)。 2.以语体定音:“翘首”“翘望”中“翘”是书面语体读 qiáo,而“翘尾巴”“翘辫子”中“翘”是口语读 qiào。 3.以词性定音:“试卷”,名词,“卷”读 juàn;“席卷”,动词,“卷”读juǎn。 4.以用法定音:和睦 hé;和稀泥 huò;和牌 hú;暖和 huo;随声附和 hè。 5.以形旁定音:育 yù;盲 máng;肓 hu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