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的智慧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孙武所著的军事经典著作——《孙子兵法》,虽然平常的时候会接触到有关的兵法理论,例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守则不足,攻则有余等等。但是并没有系统的阅读过孙武的思想以及整本兵法的精髓。这次,我静下心来读了这本书,并且从中获得很大的启示,尤其是古书中的古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启示。我认为读书去领略古人的思想,去研究书中的奥妙,最终是为了给我们启示,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启示。对我们从事经济类、管理类的学生来说,对商业、职业的启示更是尤为重要,我觉得,这次的阅读,我收获甚多,我从没有觉得一本兵法看起来会津津乐道,一点也不乏味。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孙武本是齐国人,后移居吴国,因擅长兵法,被吴国大臣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庐。孙武将其所撰兵法1 3 篇献给吴王,阖庐遂以孙武为将,出兵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扬名诸侯之间。1 3 篇兵法各篇均有其主题思想,又构成一完整的思想体系。1 3 篇兵法分别为《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在这篇读后感文章中,我不细谈所有的兵法篇章,我只是节选自己比较欣赏的兵法深刻谈谈自己的想法。我比较欣赏的兵法篇章有《计》《势》《虚实》《用间》等等。下面我详细的谈一下我对孙子兵法智慧的理解。 《计》篇论述的是进行战争的条件或者取决战争胜利的因素的问题。“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这句话深刻的讲解了战争进行的条件。孙武认为,决定战争的胜利需要具备以下五点: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与君主同生死共患难,誓死效命,毫无二心。所谓“天”,就是气候的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等。所谓“地”,就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战地的广狭,是死地还是生地等。所谓“将”,就是看将领们是否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素质。所谓“法”,就是指部队的组织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