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经典语句 孟子是战国儒学的代表,被尊称为“亚圣”,地位仅次於孔子。 “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为此,孟子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 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为此,他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人只有在犹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 孟子非常重视人格修养,他认为人生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正义”。为了“正义”可以舍去生命,即他说的“舍生取义”。 孟子经典语录五十则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