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与文化 绪论 #课程学习目的: 了解异文化 了解一种把握人的方法 为研究国际关系提供深层背景 提供一种观察世界的角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心理行为与文化课程特点:从文化和心理两个方面研究人的行为 比较文化的视野 #提出应当“自知之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和而不同” 的学者是费孝通 #印度教徒的宗教圣地是瓦拉纳西的恒河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提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的人是卢梭 #具有惊叹世界多样性的能力,是探索世界意义的前提。-德国 马克斯韦伯 #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个性是我们与异文化交流的准则之一 心理文化学:源流、原则与方法 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 #文化与人格学派 受精神分析学派影响较大。是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结合。认为青年的反抗性是一种文化现象 #心理文化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文化与人格学派 代表人物是博厄斯 2 哥伦比亚讲座派 3 国民性研究 二战前后《菊花与刀》(初始目的带有很强的政治性 二战前后国民性研究的三个倾向:人类学倾向 社会学倾向 统计学倾向)菊花与刀的作者 鲁思本尼迪克特 美国人类学家 4 心理人类学 1 9 6 1 《心理人类学》(主要研究内容:儿童社会化 知觉和认知 文化与人格 心理健康 5 心理文化学 心理文化学之父 许火良光 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义 #心理文化学属于人类学(三个分支:民族志 社会人类学 形体人类学)的分支(人类-社会人类-心理学派-心里人类) #心理文化学两个视角 心理视角 文化视角 #文化视角中: 世界上各种族群体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社会和文化意义上的,而不是生物意义上的差异。 #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它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只是荥阳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 文化与文明 # 文明造物分类:物质造物 社会造物 观念造物 #物质造物:建筑物 家具 机械 运动城 运河 道路 港口(经过人施工加影响的有机自然物)被饲养的猪 栽培的植物 #社会造物:家庭 婚姻 社团 国家 习俗 道德 #观念造物:语言 宗教 仪式 经典文献 艺术等 #公文俊平的文化与文明的定义: 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 认为文化是一种制造、传达、保存和处理信息的系统 #文明是在文化设计原理作用以及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人类有意识地生产出来的、在精神和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