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现代社会中居住建筑包括: (1) 住宅 (2) 公共宿舍 (3) 专用公寓 (4) 居住综合体 2. 居住建筑的适居性:通常可以将择居者选择条件简要概括为—— (1)地段佳 (2)环境优 (3)房型好 (4)交通便捷 (5)服务齐全 (6)价格适宜 等基本目标,它们反映了居住者普遍认同的适合居住的建筑空间环境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这可称之为居住建筑的适居性。 3. 适居性设计的基本原则 (1)正确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建筑与社会的共生观念——和谐社会 (3)正确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 (4) 正确体现建筑空间与社会生活互动共生的设计理念 (5) 正确体现公众居住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平衡的设计理念。 4. “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5. 适居性设计的技术性标准: 居住建筑适居性设计标准就是用以衡量住户拥有的居住空间数量和环境质量的技术性控制指标。其中住户可居住空间的数量标准,即是通常所指的居住面积标准;居住空间环境质量标准则包括对空间环境的生理和心理要求两个方面。 6. 社会居住模式: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们组成住户的生活方式。 住户:住房的使用者一般简称为住户。在人口 统 计中常将住户分 为常规 住户和准常规 住户。 常规 住户:即指一般“家 庭 户”,户内 群 体的社会关 系 应是家 族 关 系 。 “准常规 ”住户:则包括住校 的学 生,驻 工 作 机 构 的单 身 职 工 和驻 地军 人等,也 就是通常所称的“集 体户”。 7.户型:住户成员 构 成的特 征 通常称为户型, 套 型:住房空间构 成和形 式的特 征 通常称为套 型。 8. 住宅设计研 究 的重 点 是常规 住户——“家 庭 户”的户型特 征 及 空间 需求;其他 非 住宅类 居住建筑设计研 究 的对象 是准常规 住户——“集 体 户”的组成特 征 及 空间需求 9. 户型特 征 :包括家 庭 人口 规 模、户代际 数和家 庭 人口 结 构 类 型两方面。 10. 家 庭 人口 结 构 影 响 住宅套 型平面与空间的组成和组合形 式,也 就是户型决 定 着 套 型设计。 11. 住户的居住生活行 为一般可分 为四 类 , (A)私人生活行为 (B)社会生活行为 (C)家务活动行为 (D)生理卫生行为 12.家居生活类型: A.工作学习型 B.社会交往型 C.生活休闲型 D.家庭从业型 13. 非家庭住户的生活方式和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