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屋面保护层施工工艺标准 1 一般规定 屋面防水层的保护层施工应符合本标准规定。 屋面卷材防水层和涂膜防水层都应设置保护层;当面层防水卷材本身无保护层时,应另作保护层。 屋面保护层施工是卷材或涂膜防水层分项中的组成部分,做法较多、操作工艺又不同,故单独列出。 1.0.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 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 2002) ( 3)《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 2002) (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2002) 1.0.3 卷材防水屋面和涂膜防水屋面的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下做法可供选择并应注意: ( 1) 采用与卷材或涂膜材料材性相容、粘结力强和耐风化的浅色涂料涂刷等作保护层;卷材面还可粘贴铝箔等作为保护层。 ( 2)可采用20mm 厚水泥砂浆、30mm 厚细石混凝土(宜掺微膨胀剂)或铺砌块材做刚性保护层;刚性保护层的厚度应满足屋面使用功能需要。 ( 3)粘结粒径3~ 5mm、色浅、耐风化和颗粒均匀的绿豆砂;亦可采用冷 ( 4)涂膜防水层面可采用细砂、云母或蛭石等撒布材料作保护层。 ( 5)易积灰屋面宜采用刚性保护层。 ( 6)防水层采用已带保护层(如彩砂卷材、铝箔面层卷材等)的卷材作面层时,可不另作保护层。 ( 7)架空隔热屋面或倒置式屋面的卷材防水层上可不做保护层。 1.0.4 保护层铺设前,卷材或涂膜防水层必须施工完毕、经过干燥并检验合格、同时清扫干净表面。 1.0.5 采用水泥砂浆、板块材料或细石混凝土等材料作刚性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必须设置隔离层;隔离层应平整,起到完全隔离作用,保证刚性保护层的胀缩变形不损坏防水层。 2 施工准备 2.1 原材料要求 2.1.1 绿豆砂:干净、色浅、颗粒均匀、粒径3~ 5mm,宜用砾砂、可用尖锐颗粒少的人工砂,降雨量较大的区域宜采用粒径6~ 10mm 小豆石。 2.1.2 保护层涂料应色浅、与底层材性相容、粘结力强、耐冷热变化、耐老化和抗冲刷性能好。 2.1.2.1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2.1.2.1 的要求。 2.1.2.2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2.1.2.2 的要求。 2.1.3 细砂、云母及蛭石:细砂应干净、色浅、是天然水成砂,粒径不得大于涂层厚度的1/4;云母及蛭石颗粒尽可能大一些、无细粉。 2.1.4 预制或成品板块:表面平整光洁、棱角齐全、厚薄均匀、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