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活动通讯稿【篇一:实践活动通讯稿】建筑与艺术学院赴凤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7月28日至8月1日,建艺学院7名大学生来到湖南湘西凤凰县,开展为期5“天的继”承民族传统,弘扬民族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凤凰古城,参观了沈从文故居,亲身感受到沈老笔下的围城;参观了非物质遗产文化中心,加强了对凤凰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的了解,了解了银饰、竹雕、蜡染、纸扎、刺绣、手工麻鞋、手工剪纸、凤凰朱砂等等;深入苗寨和苗族人聚集的村庄,与苗族人亲密接触,挖掘苗族人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领略苗族最具特色的巫术、湘西赶尸以及大型的篝火晚会。通过这次活动,我们重新认识凤凰,重新认识了苗族,我们认识到少数民族具有最民族特征的风俗习惯及人们日常的生活场景,在凤凰的这几天生活改变我们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误解和偏见,给人们展示一个真实的少数民族生活风采,提高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意识。我们觉得自己有责任尽自己的努力引起大家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保护,从而可以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因为随着各种文化的交汇融合,越来越多的文化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这一损失是不可弥补的,所以我们现在必须用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另外这次活动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文化下乡活动。这次活动将与我们小组各个成员的专业学习方向紧密结合。我们小组有来自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广告学专业的同学,可以利用专业知识辅助展示一个生动的民族生产生活场景和特色民俗。在活动中学习,做到学习调查两不误,互相促进,为自己的专业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提供机会。同时,此次活动锻炼我们小组成员的沟通能力以及提升关于调查研究方面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磨练了意志,真正实现了社会实践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讯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大学生充分利用暑期时间,以各种方式深入社会之中展开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在2014年6月29日,我们身着活动衣服,带着事先准备好的标语牌,横幅,签字笔,“”五水共治活动宣传单和调研表以及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队旗,准时地从学校出发,去到“”杭州西湖进行五水共治,我们在行动活动。去到西湖边上后,我们有条不紊地向周围路过的人进行了宣传。在我们积极努力的宣传下,越来越多的人围拢“‘了过来,拿过签字笔在五’——”水共治我们在行动浙江建设学院实践队宣传横幅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表达出了“”自己对于五水共治活动的一份支持和鼓励,其中还有一个王姓老人在宣传横幅上写下了“”造福子孙后代这一句话,紧接王姓老人之后的还有些许个小孩子和外国友人参与其中,“”可以说,五水共治这一主题在全世界尚且现在是通用的。宣传标语“”“写的很是恰当:五水共治连万家保护水源你我他,今天的水质决定十年后”“”的水质,我们积极地向他们宣传关于五水共治活动的事宜以及治理五水的重要性: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浙江之源,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作出了五水共治决策,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并明确提出要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而在我们的努力解释下,以及一些有心关注浙江五水共治决策人的肯定之下,他们积极且认真地填写好了调研表,并在言语中不断地鼓励着我们,让我们“觉得我们所做的努力是被认可的。因而由此也不由得兴致高涨。坚”持人水和谐建设和谐社会亦是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贯彻实行人水和谐,我们特意“”请了在西湖边上以水在地上写字的爷爷奶奶们为我们写下五水共治四个字。在人群的围“”观下,他们认真且又专注地在地上用各种写法写出五水共治四个字,实行了人与水与活动的相结合。可以说,此次活动的结束是非常圆满的。“”在此次的五水共治我们在行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收获破丰。在这次的活动中或许有些累,但是值得。因为我们收获的不只是经验,还有他人对我们工作努力的认可。我们身为大学生,是正值锻炼的年纪,正如不经淬炼的钢铁无法成器一样,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自我的绚丽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