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峰值电流模式控制总结

峰值电流模式控制总结_第1页
1/8
峰值电流模式控制总结_第2页
2/8
峰值电流模式控制总结_第3页
3/8
振存总结集之电流控制篇 电流控制模式分析 第 1 页 共 8 页 峰值电流模式控制总结 PWM (Peak Cu rrent-mode Control PWM) 峰值电流模式控制简称电流模式控制。它的概念在 60年代后期来源于具有原边电流保护功能的单端自激式反激开关电源。在 70年代后期才从学术上作深入地建模研究 。直至 80年代初期,第一批电流模式控制 PWM集成电路(UC3842、UC3846)的出现使得电流模式控制迅速推广应用,主要用于单端及推挽电路。近年来,由于大占空比时所必需的同步不失真斜坡补偿技术实现上的难度及抗噪声性能差,电流模式控制面临着改善性能后的电压模式控制的挑战。如图 1所示,误差电压信号 Ue 送至 PWM比较器后,并不是象电压模式那样与振荡电路产生的固定三角波状电压斜坡比较,而是与一个变化的其峰值代表输出电感电流峰值的三角状波形或梯形尖角状合成波形信号UΣ 比较,然后得到PWM脉冲关断时刻。因此(峰值)电流模式控制不是用电压误差信号直接控制 PWM脉冲宽度,而是直接控制峰值输出侧的电感电流大小,然后间接地控制 PWM脉冲宽度。 图 1采用斜坡补偿的 BUCK电流型控制  1. 峰值电流模式控制 PWM的优点: ①暂态闭环响应较快,对输入电压的变化和输出负载的变化的瞬态响应均快;峰值电流模式控制 PWM是双闭环控制系统,电压外环控制电流内环。电流内环是瞬时快速按照逐个脉冲工作的。功率级是由电流内环控制的电流源,而电压外环控制此功率级电流源。在该双环控制中,电流内环只负责输出电感的动态变化,因而电压外环仅需控制输出电容,不必控制 LC储能电路。由于这些,峰值电流模式控制 PWM具有比起电压模式控制大得多的带宽。 振存总结集之电流控制篇 电流控制模式分析 第 2 页 共 8 页 ②虽然电源的 L-C滤波电路为二阶电路,但增加了电流内环控制后,只有当误差电压发生变化时,才会导致电感电流发生变化。即误差电压决定电感电流上升的程度,进而决定功率开关的占空比。因此,可看作是一个电流源,电感电流与负载电流之间有了一定的约束关系,使电感电流不再是独立变量,整个反馈电路变成了一阶电路,由于反馈信号电路与电压型相比,减少了一阶,因此误差放大器的控制环补偿网络得以简化,稳定度得以提高并且改善了频响,具有更大的增益带宽乘积。在小信号分析时,这种电路可以忽略电感的存在。因此,在整流器的输出端,增益和相移是由并联的输出电容和负载电阻确定的。这样,电路最多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峰值电流模式控制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