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9 .1 .5 平面交叉的间距应根据其对行车安全、通行能力和交通延误等的影响确定。有条件时应尽量通过之路合并等措施,减少平交路口数量,增加平交口间距。一、二级公路平面交叉的最小间距应不小于表9 .1 .5 的规定。 表 9 .1 .5 平面交叉最小间距 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公路功能 干线公路 集散公路 干线公路 集散公路 一般值 最小值 间距(m) 2000 1000 500 500 300 条文说明: 9 .1 .2 从调查研究中了解到,目前国内公路平面交叉的交通管理尚未得到充分重视,除信号交叉以外,许多用路者对其他交通管理方式及其规则尚不熟悉,导致平面交叉的交通状况较为混乱。因此,应对平面交叉的交通管理引起重视并在设计中明确其管理方式。一般来讲,当被公路等级较低,交通量较小或相交公路中有一条为干线公路时,应考虑采用主路优先交叉;当各相交公路的功能和等级相同,交通量或行人数量很大时,可采用信号交叉;同时,信号交叉设置还应考虑交叉位置区域的电信设施条件;无优先交叉一般仅用于相交公路的等级很低、交通量不大的情况。 9 .1 .4从安全角 度 考虑,相较公路在平面交叉范 围 内应该 有良 好 的线性 和视距,因此其设计速 度 一般不得任 意 降 低。当相较公路的等级和交通量相近 时,其交通管理方式可能采用信号交叉或无优先交叉,此时,主线的实 际 速 度 可适 当降低。当为主路优先交叉时,次 路的实 际 速 度 也 可以适 当降 低。 9 .1 .5 根据各国研究,平交口是 各类 公路交通事 故 相对集中的区域。平交口数量越 多、间距越 小,对主线运 行速 度 和安全的影响越 大。本 标准要 求 有条件时,应采取 上 游 支 路合并、加设辅 道 、合并部 分平交口和增设立 交等方式,减少二级及二级以上 公路平交口的数量,加大平交口间距。 一级公路具 有两 种 功能,但 都 允 许设置平面交叉。为了优先保 证 承 担 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通畅 ,提 高 其运 行速 度 和安全,应严 格 限 制 其平面交叉数量,严 格控制出入,可采取合并、设置辅道等措施尽量加大平面交叉的间距;一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其平面交叉必须配以齐全、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对于二级公路,可参考以上要求和原则进行设计。 9.1.6~9.1.7 由于我国人口密集地区乡村道路直接接入公路的现象较多,而此类交叉通常不具备平面交叉的安全条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