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集体备课 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与使用能力,备好每一节活动,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保障。今天,我与大家共同了解一下幼儿教师如何进行集体备课。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集体备课的含义 所谓“集体”,是指许多人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跟“个人”是相对的;所谓“备课”,是指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所做的工作。幼儿园的“集体”是指为了优化教育活动而组织起来的教师群体,包括园长、业务园长、教师;“备课”并非狭义理解的只针对集体教学活动而展开的准备工作,而是指根据《指南》、《纲要》精神而预设的幼儿在园的一日教育活动和大型的专题活动。幼儿园的集体备课是指教师群体针对集体教学活动、家园开放活动、家园共育、区域活动与游戏、环境创设、大型专题活动等而进行的横向分年龄班、纵向分领域或专题的集体研讨,讨论最佳方案的教研形式。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提升教育质量;其内容是多元化的,呈现的方式是多样化的。 二.集体教学活动前备课备什么 幼儿园教师备课的内容包括活动目标、活动选材、活动中幼儿、过程与方法等。 1 .备活动目标 目标制定是否适宜,对活动成败起着决定新作用。目标是活动要达到的结果。制定目标是,要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精神,将各领域发展目标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有机结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在目标表述上尽量用可以观察到的幼儿行为来体现,要设计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具体且针对性强的目标。目标以 2 ——3 条为宜,目标切忌过空、过大、过难,一定要和活动紧密结合。要注意的是,目标虽是行动指南,但也可以随着活动的开展进行适当的调整。 2 .备活动选材 一般而言,如果选材适宜活动就成功了一半。选材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是幼儿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内容,且具有“适度新颖性”的特点。教师要钻研活动选材,明确选材内容的目标和要求,将内容吃透。包括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和突破方法的思考。另外,还要深入挖掘选材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选材的教育价值。 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体现以下原则: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